在那个还不是必需品的年代,
书是人类精神最好的慰藉。
2004年年初,这注定不是一个平凡的年份,这一切要从一本书开始。
三重门开始发型,首印五万本,并没有做过多的宣传,毕竟是新人,出版社也没有太指望有很好的一个销量。
当各大书店陆陆续续这本书,情况发生了一些改变,三重门的封页设计是陈深自己,一个婴儿裸体蜷缩着,象征着新生,很有感觉的设计,出版社直接采纳了。
最开始吸引第一批的也是这个封页,在整个上很有特立独行的意味,不禁就翻看了起来,于是第一天总共卖出了3000本,很普通的成绩。
但口碑却逆天的爆棚,特别是买书的大部分是学校的学生,在QQ上,贴吧上,林宇翔,susan这两个名字出现的频率直线增长。
书里面的几首歪诗更是爆红,特别是那句我是大蠢驴,更是很多人改成了QQ签名。
这本书的可读性并不是简单定义上的青春文学,更多的是话语上的反叛味道,而这更是从正面上迎合了这个时代的年轻人。
尤其是里面的那些简单的语句,比如说“教师不吃香而家教却十分热火,可见求授知识这东西就像谈恋爱,一拖几十的就是低贱,而一对一的便是珍贵。珍贵的东西当然真贵,一个小时几十元,基本上与妓女开的是一个价。同是赚钱,教师就比妓女厉害多了。妓女赚钱,是因为妓女给了对方快乐;而教师给了对方痛苦,却照样收钱,这就是家教的伟大之处。”之类的。
在中国这个传统的国家,这无疑是另一种主义,所以不出意外的,这本书爆红了。
不到一个星期,首印五万册全部售罄,萌芽出版社的电话几乎快被打爆了,主编陈松当机立断,加印二十万册,但也仅仅是饮鸩止渴。
各地书店几乎同时出现了排队买书的高潮,各大报纸在这之后也竞相报道,特别是当人民日报社发表评论员文章“论三重门的青年反叛主义”一文发表后,轰动了大半个中国。
接着陈深是谁的问题随之而出,整个社会都在找这个人,但一直不得见,萌芽几乎被记者踩烂了门槛。
而此时我们的大大还在没心没肺的谈着恋爱,守着一亩三分地的小超市悠哉悠哉的生活。
直到有一天陈深家里来了个不速之客,一个中年人敲门而入。
“你好问这是陈深先生家吗?”中年人看到陈深开门口问道。
陈深疑惑的望着这个未曾见过的人“我就是陈深问你有什么事吗?”
中年人听到陈深的回答直接像被电击一般站在了门口,半响才回过神来,激动的说道“你就是那个三重门的陈深?”
陈深还是一头雾水,点点头“是啊,你是?”
“我是萌芽杂志社的王远啊,之前我们在电话里聊过的,还记得吗?”王编辑兴奋的叫到。
陈深这才想起来,怪不得声音有点熟悉,“哦哦,我想起来了进进。”
王远坐下后就这样看着陈深,而且是那种一往情深似的,看的陈深心里直发毛,难道这是个兔子?
“王编辑,有什么事吗?”陈深问道
王远这才回过神,“没事没事,不,有事有事。”
陈深心里想这怕不是个骗子。
“不好意思,我太激动了,尽管之前看过身份证,但见到你还是不敢相信三重门的年龄这样小,这次来是有几件事想跟你确认下。”王远说道
“您说”陈深回应到
王远清了清嗓子“第一,我过来是确认三重门是否是你本人所写,或者说有没有其他人从中协助?”
陈深心里想,如果这个世界有韩寒的话,那我肯定打死不承认了,但没有,所以这就是我写的,郑重的点点头“没有,这本书完全是我本人所写,没有代笔,没有润色。”
王远很满意陈深的回答,但更加确认“那么我可以看一下你的初步稿件吗?”
陈深点点头,从房间里把几本笔记本放在桌子上“这就是最原始的稿件,是我在学校写的。”
王远很仔细的翻阅了每一本笔记本,半个小时之后才把笔记本放下“真不敢相信,你才十四岁。”
接着王远又说到“有这些原始稿问题就好办多了,这次来除了跟你见一面之外,另一件事就是把这次的版税给你带过来,共计卖出三十四万册,稿费都在这里。”说完递了一张银行卡给陈深。
陈深也被王远的话惊到了,三十多万册,他明白这个数字的意义,十万册已经是畅销书了,三十万册更不用说了。
王远看着有些吃惊的陈深,笑着说“当然,还有一件事,但必须经得你本人的同意,那就是你的身份要不要公布出去,很多报社,包括很有影响力的几家都想针对你个人进行一次专访,但考虑到之前合同里的隐私条款,我们并没有公布你的身份,这也是我这次来最的一件事情。”
陈深听完王远的话,首先是兴奋,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