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以区区六百人,便来与我军数千人交战者,可是耿校尉?”那个鸢子奇也好奇怪。&29378;&20154;&23567;&35828;&65306;&109;&46;&120;&105;&97;&111;&115;&104;&117;&111;&46;&107;&114;这事是你亚丁军队的羞辱。怎么还要问的这么清楚。契泓心中略一思索,暗道不好,对方可是想好了要灭自己的将才。这。岂能让你如愿。
“正是耿某。”耿武啊,你还不知道他们这般刨根问底。是为了杀你呀。不过耿武要是真不答应。估计契泓又对他会心里犯嘀咕了。哎,这人啊。真是难做啊。
“哈哈,本将很高兴能与耿校尉一较高下。是否能待我列成阵势,你我两军再分个高下如何?”这个鸢子奇,你真的是个呆子啊还是把耿武当做傻子了,本来你亚丁城邦就是人多,要是等你们列好阵势。耿武以一敌五,哪里还是堂堂正正的对战。
“只管来列阵。兵行诡道,你自小心便了。”耿武这句话。听着倒好像是答应他了。契泓心思一动,看来这耿武不仅仅是勇。还有谋。
“既然如此,耿校尉小心了,哈哈哈哈。”那鸢子奇哈哈一笑。指挥船只打横过来,这一下。二十五艘船,一字打横排开,在这前后数里路的海水里面,船上的兵员开始往下跳,准备结成阵型。不过耿武这时候突然整队,朝着亚丁城邦军阵的远端开始进军。那个方向距离契泓埋伏着骑兵的森林最远的。契泓马上明白,这是耿武在求势决战。
数里距离,二十五艘船也就是存在二十五个士兵集中地点,如果耿武从中间杀入,必然会遭受到源源不断的左右夹击。现在,耿武带着他的二千人,从最远的一个点开始反身攻回来,那就等于让亚丁城邦敌军的进攻变成一种不断添兵号称“添油战法”的送死作战。战到关键时刻,契泓这三千铁骑再杀出去,那么全歼这一万敌军也不是空想。
契泓在树林里,放心的坐下来,让骑兵们好好休息,准备下一刻实施突袭。然后就看着耿武在那二里远的地方与敌军展开厮杀。慢慢的,契泓发现,就连树林下首,正在集结的敌军方阵也明显加快了速度。本来是一百人集合好,才整整齐齐地列着方阵前往树林上首,现在,集合好七八十个人,就算一个方阵,急匆匆的朝那边跑过去。这说明,敌军形势吃紧,着急想要搬回劣势了。
“王爷,我军是否要杀出去帮助耿校尉。”契泓身边的陈翀问道。
“恩,不忙,等一会儿你带着一千骑兵杀出去助他便是,且来看看这耿武到底能坚持多久。”契泓说道,心中暗忖,耿武啊,且让我看看你的能耐到底有多少。
“陈翀,你看耿武能否就靠他这二千重步兵取胜。”契泓问他身边的陈翀。这个人原先是在神国玉秀山郡王手下,在两军对战中被契泓发现,是因为他指挥士兵的阵法,居然和罗马方阵有异曲同工之妙。于是就把他扣下作为人质。后来看他操练骑兵,颇有瑞典龙骑兵的味道,一击脱离,盘旋进击,最后下马列阵冲锋。而且还保留分队守住侧翼和背后,这简直就是战争艺术的精髓啊。
契泓因此存了心眼,将他与宫麒麟法浚二人一起视为心腹。所以,今天这个问题,就是一种日常应对。
“这,末将不知。”陈翀尴尬道,自己的确凭现状无法判断耿武能否取胜。
“你知道斜列阵线战术吗?”契泓问道。
“啊,王爷是说斜列阵线战术?”陈翀应声答道,果然,他懂的。看来这个陈翀,不光不简单啊。契泓脑海里的记忆碎片告诉他,耿武现在用的就是斜列阵线战术,而陈翀的回答,表示他也知道这个战术。
“王爷是指耿武也知道?”陈翀回过神来,仿佛发现了什么。
“嗯,这是我的零碎记忆……不知道你是怎样的。”契泓说道。
“末将是看了一本《战术论述》的书,书中说这个战术最早是魔王问天发明出来的。”陈翀小心回答道,看来这个世界,真的充满了太多故事,契泓的记忆碎片,又该如何拼图呢。
“嗯,耿武用的就是著名的斜列战线战术,这个战术在海军上,也叫字横切战术。就是让敌军始终以只能以发挥最小战斗力的一面朝着自己,而自己始终在局部上以多打少。耿武从那一头开始进攻,就是运用这种斜列战线战术,如果运用得当,他的二千重步兵应该能完全打败这一万亚丁城邦的轻装步兵。”契泓突然像是上课一样给陈翀解说起来。
“不过最后,你还是要带着一千骑兵出去,尽快帮助耿武歼灭敌军。”契泓对陈翀说完,最后下命令给其他军官,让他们准备用火箭逼退亚丁城邦的船只,以便尽可能的摧毁敌军持久战的能力。
眼看着最后一波集结起来的亚丁城邦步兵,已经越过契泓所在的树林前方,急匆匆的朝耿武方向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