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驴游的轶事(第2页)
“好啊!去哪里?” “你爸和我还得照顾商城的买卖,不敢远处去,就去qd耍耍吧。”老刘头媳妇说道。 “行,去qd也中。”刘翰林一下子蹦了起来。 一大早,就坐上客车,去qd耍。 第一站是去栈桥,在那里又专门给游客照相的。一家三口照了相,又单独给刘翰林照了张。刘翰林握着笔歪歪扭扭填了地址,照相的说了,过些日子就寄回家里了。 “等拿了相片,你也给你同学看看。”老刘头媳妇对刘翰林说。 刘翰林说:“中。”眼睛却盯着卖冰激凌的小贩,对妈妈说道:“俺想吃个冰激凌。” 老刘头媳妇刚付了照相的钱,听见刘翰林又要吃的,不愿意了,说道:“咋见一样就要一样啊,再这样,就不领你出来玩了。” 老刘头呵斥自己媳妇说道:“儿子要就给买一个呗。俗话说,穷家富路,出了门子该花点钱就花点吧,要省钱在家里省。” 老刘头媳妇心疼钱,看到老刘头生气,咬着牙掏钱买了一个大冰激凌,鸡蛋卷的,递给刘翰林,瞪着眼说道:“出了门子,光乱花钱。” 刘翰林双手接过来,抱着咬一口,奶油流了出来,刘翰林不停地用舌头舔,滋润地呲着牙咧着嘴到处跑。 在栈桥玩完了,又坐车去海水浴场,还去了水族馆,买了一个大海螺壳,用嘴一吹,“呜呜”直响。又去了海军博物馆,看了大军舰。 回到家,天已黑了。老刘头媳妇赶紧去厨房做了饭,一家三口围着茶几子,吃饭。 老刘头边吃饭边开始教育刘翰林说道:“今天领你出去耍了,满足了你的要求,回来你要好好学习。” 刘翰林玩了一天,肚子饿了,埋头大口大口地吞饭,顾不上答应。 老刘头媳妇对儿子说:“你爸和你说话呢。好好听着,别光顾着吃饭。” “孩子,你记住了,人分三六九等,不能攀比。”老刘头继续说道:“你现在上五年级,我和你这么大时,已在山上放两年养了,我找谁诉苦去?埋怨你爷爷奶奶?” 刘翰林望着老刘头,摇摇头。 老刘头说道:“我十多岁来县城,啥人也不认识,也没有钱,饿了,就去饭店里吃客人剩下的饭,困了咋办?爬大杨树上把自己绑树上和喜鹊作伴。” 老刘头说到这里,心里一阵反酸,说不下去了。刘翰林上前拉拉老刘头的手,说道:“爸爸,你别说了,我一定好好念书。” 老刘头拍拍刘翰林的肩膀说道:“天下做父母的,没一个不心疼孩子的,我和你妈拼命赚钱,没时间陪你,也是为了你长大以后的各种花销。” 刘翰林使劲点头,说道:“我保证不再出去玩了,好好念书,长大了一定考个好大学。” 老刘头瞅瞅儿子,叹息说道:“没法子,穷人家的孩子就地早当家。” 过了几年,老刘头在商城的生意已经有了起色,两口子忙忙碌碌,赚了些钱。当时商品房已开始出现,不过一套房子也将近十万,买不起,就去买了个别人换下来的二手房子,房子是人家企业的福利房,没有暖气,房子也破旧。两口子却很高兴,尤其刘翰林,终于有了自己的单间。 搬了新家,户口也从老家办出来,落户进了城,成了城市户口。 这一天晚上,邻居要了些灯具,老刘头和老伴去送货,安装好了灯,收了钱,就坐下拉家常,拉呱起孩子来,邻居说道:“俺家孩子去新、马、泰旅游了。” 老刘头媳妇没听明白,随口问道:“新马泰是哪个省的啊?头一回听说。” 邻居听了一愣,假装没听明白,笑了笑,说道:”反正挺远的,是外地。” 老刘头看到邻居说话时的表情,分明有些瞧不起,估计媳妇问错话了,但也不知道错在哪里,就没法言语,坐了一会,匆匆领着媳妇回家。回来的路上,老刘头媳妇双手抱着老刘头的一只胳膊,贴在老刘头身旁,像做了错事的孩子似得,一声不敢不吭。 回家后,老刘头呆坐了半天,发恨说道:“等咱有了钱,我也领你娘俩好好出去耍耍。” 老刘头媳妇赶紧点头,应道:“那感情好,不过,等咱们有了钱,还不知猴年马月呢。” 老刘头一跺脚,把抽了半截的烟掐了,鼓励老伴说道:“咱俩好好做买卖,我就不信咱熬不到那一天。” 老刘头觉得自己很窝囊,连个家也起来,很对不起自己媳妇,对不起儿子。 老刘头五十多岁时,做了个决定,每年抽出一定时间,把自己的五个网点房,也就是老刘头老挂在嘴边的五个“干儿子”出租的六、七十万的租金,全拿出来,带老伴出去旅游。 “彻底兑现自己前些年对老伴的承诺。” 老刘头得意地说道。 老刘头买了面包,方便面,火腿肠,瓶装水。装了满满一大包,带老伴报夕阳红旅游团。 第一站,先去bj,逛故宫,看看皇帝老儿到底住啥地方。 逛tam广场,拍照片,回来去照相馆洗出来,放大了弄个相框,摆放在客厅里,感觉倍有面子。 去颐和园坐游船。坐在游船上,感觉自己就是老佛爷了,看着湖里的景色,享老福了。 还去爬长城,呼哧呼哧累半天,心里却高兴地乐开了花,回来见了乡邻,聊不几句,话题就转到bj,跟邻居们炫耀说:“前些天,俺和老伴去了趟bj,哎呀来那故宫;哎呀来那tam;哎呀来,那长城。。。。。。。。” 去的时候,带一大包吃的,回来又买回一大包吃的。 再后来,就去南方。去苏州看看园林,看院子里奇奇怪怪的假山奇石,看湖里的大红金鲤鱼。 去hz逛逛西湖,看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