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东林低着头,慌乱的应了一声。
“我叫做阿耀,你以后叫我阿耀就行!”黑阿耀也大方的伸出手来。
噶东林早就知道了黑阿耀的名字,态度上恭敬了许多,“以后我需不需要叫你小少爷?你好歹是这个家的主人!”
黑阿耀立刻摇摇头,“你可千万不要这么称呼我,我也不习惯,你还是称呼我为阿耀,我叫你东林,咱们都称呼名字!”
噶东林点点头。
搬到黑根村来,噶氏最不放心的就是噶东林,生怕他不习惯,这会儿她回头看着,见噶东林与两个孩子说话说得好好的,她心里也安慰。
冷慈带着噶家夫妇前去安置,袁氏上前说道:“青璃,这一家人瞧着倒老实,以后他们就是长工是不是?”
凤青璃点点头,“他们也是苦命人,不过儿子争气,今年要考童生试,说不定能考上秀才呢,那个男人有个好手艺,以后这汲水的风车还有菜窖,都要依靠他!干娘,他们刚来,怕是会不习惯,以后你就多帮衬一些,我这地里酒楼的忙,也顾不上!”
袁氏点头道,“俺懂,你放心,既然住进这宅院,那就是一家人,俺别的本事没有,这个宅院还是能帮你看顾好的!”
凤青璃也就放心的点点头,晚上让袁氏在这里吃饭,袁氏也不客气,看时辰不早了就去厨房忙活。
噶氏是个很自觉的人,如今家当也没有剩下多少,随便收拾了一下就挽着袖子进了厨房,这一点倒是让袁氏十分的满意。
凤青璃先去看了木耳,如今木耳长势良好,过几日就能采摘,地里的土豆跟白菜到了十月份也能收获,到时候蔬菜铺子又能多几样蔬菜。
凤青璃刚从木耳房出来,就见噶三搓着手上前,脸上全是感激,“凤姑娘,那房子太好了,我这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多谢凤姑娘了!”
凤青璃笑道:“主要你们住的习惯就好!”
“习惯,习惯,这么好的地方怎么会不习惯,凤姑娘,你说那风车的图纸,让我看看!”噶三现在是做工心切,恨不得赶紧将风车做好,好报答凤青璃。
凤青璃将风车的图纸拿了回去,仔细的跟噶三解释了风车运行的原理,又说了细节,噶三一开始有些不明白,慢慢的就完全理解,他说道:“其实咱们在挖墓穴的时候什么情况都会遇到,这风车的原理倒是跟咱们用来汲水的工具有些像,就是大点!”
噶三说着,又上前摸摸凤青璃准备的木料,摇摇头道:“凤姑娘,若真的按照你说的要通过这轴来带动风帆,怕是这木料有些单薄。”
凤青璃要做的是现代的立轴式大风车,直接由船帆变化成功,风轮是一个八棱柱,八面船帆似的同样大小风帆分别偏装在八梭柱的八根棱柱上,风车的最外面有一定的方框架,中间装有垂直轴,轴上装八梭水架,轴下端装一翰出动力的大齿轮,木架的八梭上各装有一小立柱,紧靠立柱装帆。当帆受风时,通过木架带动风车,效率比之前的卧式风车要高上一倍,但是因为大风车的体积较大,差不多要有二丈四尺,所用的木料也要比普通的风车要结实的多。
“我果然没有瞧错你,你是个行家,一眼就瞧出了关键来!这市场上的木头,最粗的也就这么大,若是想要结实一点,怕是要用杉木,市场上就很贵了,也难买!”凤青璃感觉一下子就遇到了行家,之前许多不解的地方,与噶三一讨论眼前也变得清晰,毕竟凤青璃只是见过这种大风车,没有亲自做过,理论与实践之间还是有差距的。
“好的杉木这山上就有的是,不瞒凤姑娘,小的也进山打过猎,对山里不陌生,若是再找一个当地人带路的话,小的一定会为凤姑娘找来适合做风车的木头!”噶三赶紧说道。
带路的人倒是有,袁二狗对那山里十分的熟悉,只是要重新打木头怕是要花费不少时间,这眼看着就进了九月,水稻到了抽穗的关键时期,这水稻可不能缺了水。
“若是有好的木料,你多久能做出来?”凤青璃问道。
“若是木料趁手,三天足够!”噶三立刻说道。
“三天?这么大,你一个人?”凤青璃不信,这么大的风车,做起来可不简单!
“这外行人看着复杂,内行人一瞧就懂,真的只要三天!”噶三嘿嘿的笑道。
“既然这样,那时间应该来得及,明日我就让袁二狗带着人跟你进山!”凤青璃拍板决定了,毕竟这风车是以后汲水的主要工具,有了这风车还有灌溉的渠道,能大大的提高生产力,一开始麻烦一些也是值得。
噶三赶紧点头。
两人正商量着,就见噶氏断了甜汤进来,恭敬的说道:“凤姑娘,这是刚熬的甜汤,就按照您说的法子熬的,您尝尝!”
凤青璃点点头,笑着接过,细细的尝了一口笑道:“噶大嫂也是一副巧手,的确是做出了我要的味道!”
噶氏不好意思的笑起来,“凤姑娘给我们住了一个那么大的宅院,我们只是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算啥!”
“东林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