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些,姜松云嘴角挂上一丝笑容。他想起了上个月到椹川地区招生遇到的一个考生。
当时正在考数学,是开卷考试,考场监考是当地电信局的两个政工干事和姜松云三人。考生有40多个,坐满了一个会议室。
因为经过政治运动后,招收工农兵学员的大学入学考试气氛是很轻松的。
“考试不能将学生当做敌人嘛。”
所以考场也就这么两三个人监考,而且都是当地电信局的干部,而且监考工作人员面带笑容,表情也很轻松。一点都没有以前高考的那种如临大敌的气氛。
考试要求独立完成,可以看自带的资料。也就是开卷考试,但是还是要求独立完成,不允许相互抄袭的。这是已经确定的考试制度了。考生是来自椹川地区十几个县市电信局职工。这次在椹川地区电信局有三个招生指标。报名的人有一百多,但是实际参加考试的只有40多人。因为很多电信职工对读大学当一个工农兵学员的吸引力并不是太大的。这主要原因是因为电信的年轻人基本都是69年以后参加工作的,工龄才4年,没有达到带薪上学的要求。能够得到一个电信局的工作已经很不容易了,现在一下子回到学徒一样待遇的工农兵学员,没有了工资,是很多人不愿意的事情。
姜松云注意到考场时,当地电信局的一个姓陈的政工干事对一个走进来的考生笑着打招呼:“小秦,你也来考试啊?”
“是啊!”这个小秦是一个高挑的年轻人,样子18、9岁。皮肤黝黑,理个运动头,身穿一件红色的篮球背心。前后都是印着一个4的码,像一个运动员。听到招呼,一双黝黑的眼睛一扫,看见是陈干事,也就笑着答应。
“打球我知道你小子厉害,数学你懂?学过吗?你的中学都在搞武斗中读的吧?哈哈!”陈干事开玩笑的说。
一般单位的球队都是有工会或政工管的。看来陈干事与小秦很熟悉。
“中学没学过多少啊!初中只学了一个学期,发的这本书仅仅学了一半。不过我书本带来了,不懂就翻书嘛。”小秦考前可没有心情开玩笑,扬了扬手中的一本书。很自信地回答。
姜松云也被这小秦这个年轻人的自信吸引了。走近一步,笑了笑对小秦说:“看看,你带的什么书?”
说完,接过小秦带来的书看了看封面,是一幅毛主席穿着军装在天安门上挥手的木刻画像。下面写着《工农兵知识》,数学物理篇,初中。
翻了翻,书本比较厚,是一本综合课本,初中的数学、物理课程都有了。这是近期教育部统一编写的一本初中数理课本,包括了初中的数学和物理基本。将以前的课本简化和改编后出版的。
姜松云将课本交还小秦,笑着对他说:“初中学完这本书还记得吗?”
“记得!不过当年没学完。仅仅学了1/3左右。数学仅仅学到一元一次方程啦。”小秦摇摇头说。
“没学过,拿书来也没用啊!”姜松云说:“有没有提前复习准备啊?”。
“我前天刚从农场回来,接到通知就来考试了,没有时间复习。不过不要紧,开卷考试,只要书本有的,我一定能够翻书做出来。”小秦自信心爆棚。
不是电信职工吗?怎么刚从农场回来呢?姜老师有点奇怪地问:“你从农场来的?”
“是啊!我们电信局农场啊!”秦关解释说。
原来是电信局农场。电信部门现在由当地军区,所以都学着部队办起了农场,这点姜老师是知道的。因为学校也有一个农场呢!
秦关在三个月前抽到电信农场劳动,前天期满刚刚换班回来的。电信职工平时在通信机房上班,基本没有体力劳动的机会。抽调职工到农场劳动,三个月一个周期,大部分职工并不抗拒。起码秦关就感觉不错,因为有一条,农场的饭是随便吃的,管饱。不像在话务班上班,一个月才26斤定量,像秦关这样喜欢打球的年轻人哪里够吃啊!几乎天天都是处于半饱状态的。
“呵呵!好!有信心就好。”姜松云作为一个教师,知道在考试中能够靠自学现场翻书正确答题是几乎不可能的。考题虽然不深,但是也包括了初中的大部分的。
在后来的三个小时的考试中,姜松云发现小秦还真的在很认真的边翻书边解题,居然将大部分题目都做了。
姜老师对这个考生有了印象,改卷的时候知道小秦名字叫秦关。发现他居然将一道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题硬是用算术的方法正确解答了。这道应用题是20分的题目呢!
如果是以前的课堂教育,一些老师恐怕会认为这样答题是不得分的。但是现在的教育观念鼓励独立思考和创新,这样答题是肯定必须给满分的。所以小秦的数学卷一下子就多了20分。
这道题的解答显示他小学知识还是比较扎实的,脑袋也灵活。但是姜老师改卷发现一道非常简单的勾股定理的几何题却不会做。
题目非常简单,“一个直角三角形,一条边是3,另一条边是4,第三条边长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