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数学基础理论扎实,逻辑性极强,加上口才出众,讲课效果是整个学院最好的教师之一。处长还是对他刚才的发言很有兴趣的。
注:在当年一般人心目中,政治大运动发起于1966年,到1969年结束。这也是当时中央的说法。
看着大家静下来,姜松云说:“刚才叶教师的说法有点断章取义了。我只说‘教师课堂的作用仅仅能够达到30%’,而不是认为教师的作用仅仅30%啊!”
这不是咬文嚼字嘛!教师的‘课堂作用’与‘教师的作用’有区别吗?这是很多教师心中的闪念。
“可能有些教师认为教师的作用仅仅在课堂讲课,对吧?”姜松云质疑的眼光看了一下大家,接着说:“不!一个教师的作用远远不止在课堂讲课上。课堂讲课仅仅是起到一个引导,概括和难点解释的作用。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大部分作用在于引导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这包括课外辅导,批改作业,论文导向,治学态度以及学习方法的指导等多个方面。甚至教师平时的言行举止都在时刻影响着学生,就是所谓的‘为人师表’吧!这些作用往往远远大于课堂讲课的作用。”
讲到这里,姜松云脑海中浮现出自己在南开大学读研究生的指导教授的形象。这位老教授的理论知识宏厚,治学态度严谨,对自己学习研究方向的指导性辅导都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形象。而相反的是,这位老教授课堂讲课并不生动,甚至有点枯燥。加上普通话也不准,课堂讲课并不吸引人。
老教授的这点遗憾可能也是姜松云自己当上教师后立意修正的吧!姜松云非常注意课堂效果。可能这是他的课堂讲课效果成为全学院最好的一个动力吧!
“我曾经认真检讨过自己的课堂讲课效率。”这里他加重了“效率”这个字眼,说:“我自认口才还过得去,对课程的熟悉程度也达到90分以上。但是却发现自己课堂讲课的效率最多只能达到60%,学员当场能够理解的效率不会超过30%。”
啊!姜松云的自认的课堂效率不会超过30%?也太谦虚了吧!学院公认口才和讲课效果最好的教师“课堂效率不会超过30%”,其他人还活不活?
“我这样的说法不是自谦,是经过实际检查为证据的。”姜松云这样说,但是怎样检验啊?教师的课堂效果是最难以检验的,这已经是教育界公认的难题了。
“我讲完一个后立即抽查,发现能够基本复述我讲课的学生不到60%,所以我认为自己课堂讲课的效率最多只能达到60%。能够完全理解讲课的学生更加不到30%。”姜松云有点沉重地说:“当发现这点时,自己心情很沉重。也曾经在讲课上下了很多功夫,但是效果不大。最终自己终于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这就是——自己课堂讲课的效率最多只能达到60%,学员当场能够理解的效率不会超过30%。”
“这可能也是自己课堂讲课效率的极限了吧!”姜松云有点自嘲地说。
接着他说:“后来自己回忆学生时期,发现好像也是差不多这样,课堂能够接受教授的讲解最多也就是30%左右,的知识都是通过平时的自习,笔记整理、归结,作业、论文以及同学之间的讨论和教师课外辅导得到的。其实各位教师想一想,自己的情况也会差不多的。”
对啊!很多教师一想,回忆自己的学生时代,都感觉是事实。
甚至在大学里学到的东西还不及在实践工作的30%呢!这是很多来自实际技术单位教师的想法。
这时会议室都安静了下来,各位教师都在注视着姜老师的往下发言。
姜老师看了看大家,接着说:“根据工农兵学员的特殊情况,我认为目前是应该中止这种按基础分班的教学方法的时候了。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工农兵学员学习积极性高,互助互学风气浓厚,自学能力和自我意识也比较强的特点,在这个学期将全部学员的基础提高到专业要求是可能的。”
姜老师的发言之后,大家一下子了热烈议论。主持会议的教务处长看着大家在相互讨论,也不制止。因为他知道这种议论是必要的,姜老师毕竟提出了一个新的建议,大家都需要一个消化的时间。自己其实也一样。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
♂狂♂人♂小♂说♂网*♂www.du♂shu.k♂r♂丝♂路♂文♂学♂网*♂www.su♂ns♂il♂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