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秦关和田粤生慢慢走回宿舍。因为秦关在七点钟就要到乐队集中准备演出了。晚会在七点半开始。《长征组歌》被安排在第一个开场节目。
七点钟刚过,各班的学生就已经安排大礼堂了。礼堂很大,平时全校师生开大会都能够全部坐得下,晚会并不强迫每个人到场,所以会场一般是只坐到八成满左右。但是今晚显然到场的人不少,七点半开场的时候,全部满座,连周围空的地方还有站着的观众。估计连隔壁设备厂和机械厂也有些职工来观看了。
晚会没有什么学校领导到场,基本就是团委和学生会主持了。
随着团委邹书记走上舞台中央的麦克风宣布:“南方电信工程学院1974年元旦晚会现在开始!”
枣红色的屏幕徐徐拉开,工农兵学员组成的合唱团已经在舞台上的阶梯上站好。男生全部穿上绿军装,女生上衣是白衬衣,裤子也是绿军裤扎在白衬衣上显得格外精神和整齐。
乐队全部坐在合唱团的右边舞台前。小提琴在前面一排斜着排列。自然是任巫中同学在第一把的位置。不知道是否觉得秦关的样子比较帅呢,彩排的时候杨建明就将秦关排在任巫中身旁第二把的位置。五把小提琴一字摆开,还是很拉风的。中间是手风琴,后面是七把二胡和一组定音鼓。杨建明这个笛子手站在后面第一的位置。这个唯一的小手结果还是不能上场。因为谁也保证不了这家伙到时会不会“卟”那么来一下就成大笑话了。
《长征组歌》第一首《告别》在悲壮的军声中拉开序幕。因为没有管乐,只能用小提琴和手风琴顶替了。在带着悲壮的音乐背景中,站在合唱团中间的一个高大男生用低沉浑厚的男低音充满了整个礼堂在朗诵:
红旗飘,军响。子弟兵,别故乡。
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
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
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
紧紧握住红军的手,亲人何时返故乡?
乌云遮天难持久,红日永远放光芒。
革命一定要胜利,敌人终将被埋葬。
满带磁性的男低音一下抓着了全场观众的心,全场都回响着悲壮的沉重男声,仿佛将人们带回了红军长征离开根据地,与群众告别的情景。
秦关这才真正看到了原省邮电歌舞团第一男声独唱演员何一明男低音的风韵。
朗诵完,音乐起,全体合唱开始。告别结束。接着《四渡赤水出奇兵》,一个清澈的女声朗诵升起:
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
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
男声再起:
横断山,路难行。敌重兵,压黔境。
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
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
调虎离山袭金沙,Mao主席用兵真如神。
首先是女高音领唱,声音高亢清澈,使全体观众一震。演唱在女声领唱和男声和音中进行。突然一变为女声部合唱,男声部合唱将这首《四渡赤水出奇兵》推向**。
《过雪山草地》由女声合唱开始,如泣如诉地讲述着红军当年过雪山草地那悲壮的故事: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
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
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女生们将这段《过雪山草地》演唱得入情三分观众一片沉静无声。
这段有点悲情的歌声刚刚结束。《大会师》的音乐响起,整个礼堂呈现一片欢腾雄壮的歌声:
红旗飘,军响。战马吼,歌声亮。
铁流两万五千里,红军威名天下扬。
各路劲旅大会师,日寇胆破蒋魂丧。
军也乐来民也乐,万水千山齐歌唱。
歌唱领袖Mao主席,歌唱伟大的共产党。
一曲接着一曲演唱下来。何一明的男低音和陈雪的女生领唱使整个《长征组歌》的节目增加了专业演唱的味道。在学生的节目中何时能够出现这样的独唱领军人物。一个何一明已经大出意外,谁知还突然爆出一个陈雪的女高音独唱更是让全体观众感叹不已。连来观看的工厂职工也大声赞叹:“这批工农兵学员厉害!”
何一明是邹书记原来就知道的,但是想不到女生出了一个陈雪。她不知道陈雪中学期间曾经在艺术学校学习过声乐和舞蹈的。当然那时主要是学唱革命样板戏了。她的一首红灯记插曲《做人要做这样的人》是她的拿手歌曲。待会,她还要代表班演唱这首歌的。
《长征组歌》演出结束,礼堂爆发了一阵热烈的掌声。这在每年一次的元旦晚会上是从来没有过的。学生演出,如果没有掌声就是最大的肯定了,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