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高考越来越近了,县一中高三文科班的同学正在全力备战,准备迎接考试。在教室后面挂着一张很醒目的倒计时牌,每翻过去一篇,离高考又近一天。
荆慧颖全身心投入复习迎考,精神高度紧张,没有时间再想别的事情。学校组织了几次摸底考试,荆慧颖总是在班里排第二十多名,总分与去年高考最低分数线相比,最少差五六十分,最高差**十分,这种分数要想一次考上大学,除非高考时发挥得特别好,否则是考不上的。
针对自己每次考试中出现的问题,荆慧颖认真总结,将做错的题认真再做一遍。
荆慧颖英语好,错的题也少,很快将错题做完。可是数学是荆慧颖的弱项,每次考试错的都不少,有些错题能做出来,可是有些错题怎么也不会做,荆慧颖知道郝新宇数学不错,只好拿着不会做的题去问郝新宇。
“新宇,这道数学题怎么做?”
郝新宇正在看英语试卷,他马上放下卷子,看了看荆慧颖问的题,这种题他会做,耐心的给荆慧颖讲解,直到她听明白。
“慧颖,我正好有几道英语题不会做,你给我讲解一下。”说着,郝新宇将英语试卷递给荆慧颖,她接过去一看,这些题对她来说并不难,一道题一道题给郝新宇讲解,郝新宇边听边点头。
看到郝新宇和荆慧颖在一起,他们虽然是在互相问问题,但是屠有明也生气,不过他也说不出什么。屠有明不可能站出来说,不让荆慧颖去问郝新宇问题,这样只会惹荆慧颖生气,也不可能听他的。
从高三第二学期开始,屠有明也坚持努力学习,为后进生树立了榜样,班里的后进生见屠有明这个不爱学习的公子哥都用心学习了,他们没有理由不好好学习,于是班里的纪律比以前好多了,老师在讲台上讲课,同学们都认真听讲,几乎没有搞小动作,讲小话的。
屠有明实现了这么大的转变,他当然不是去考大学,这时候即使再努力也考不上了,主要是做给荆慧颖看的,想给她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自从知道父亲要给他和荆慧颖每人弄一个委培指标之后,屠有明对追上荆慧颖充满信心。他知道高三的时间所剩无几,现在去追荆慧颖,反而会引起她的反感,以后屠有明能和荆慧颖一起上大学,又是同班同学,有的是时间和机会追她,因此,屠有明并不着急去追荆慧颖,他知道放长线才能钓大鱼,他相信钓到荆慧颖这条大的美人鱼只是迟早的事。
高考如约而至,郝新宇、荆慧颖等人充满信心的走人考场,坚持一科科考下来。高考完之后,荆慧颖和郝新宇一起坐车回家。
“新宇,你考得怎么样?”
“我觉得考得还可以,基本上发挥了自己的正常水平。你考得如何?”
“我考得不是太好,可能由于考前很紧张,我十分想考上大学,结果发挥不太好。”
“没事,你觉得考得不好,也许成绩出来之后还不错呢?”郝新宇安慰荆慧颖。
“但愿能够考得好一点,不过我觉得的可能性太小。”
“是啊,我发挥得还算正常,的可能性也不大。”
“新宇,要是没考上大学的话,你还复读吗?”
“我肯定复读,你呢?”
“我也想复读,你去哪里复读?”
“我还想回县一中复读。”
“好,那我们一起去县一中复读。”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一次能够考上大学的毕竟是少数,复读对于很多想上大学的**来说,是一条充满希望、充满挑战,充满荆棘的道路。
郝新宇、荆慧颖都不是班里的尖子生,第一次考上大学的希望很渺茫,他们只好准备复读,以实现自己的大学梦。
车已经驶出了县城,行驶在去往木山乡的道路上。马路两边是一片片金黄的水稻,稻子笑弯了腰。一些地方已经开始了“双抢”,将熟了的水稻抢收回,把晚稻的秧苗插下去,出现了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
荆慧颖正在看着外面的风景,郝新宇看了一眼荆慧颖,感慨的说:“慧颖,时间过得太快,高中三年一晃就过去了。”
“是啊,时间如流水,在不经意中就过去了,三年前放假我们一起坐车回家仿佛就在眼前。”
“是的,我还清楚的记得我们一起回家的情景。那次我开始不知道咱们是一个乡的,准备一个人回家,结果在路上遇到了坏人,幸好你及时出现,将我救了下来,要不是你救我,那后果不堪设想。”
“慧颖,别想那么多了,那是我应该做的。”
“你那次因为救我还受了伤,来我看看,是不是留下了疤痕?”
郝新宇伸出手荆慧颖看,荆慧颖握着郝新宇那只有力的大手在看。郝新宇觉得荆慧颖又白又嫩的手握住他的手,是那么的柔软,那么的滑腻,真想让她一直这么握着。
看了一会儿,荆慧颖心疼的说:“新宇,你看,你手上还是留下了一点疤痕。”
郝新宇知道只是留下了一道小小的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