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传是玄昉。
玄昉,智凤的再传弟子,公元717年乘遣唐使船赴唐,从智周学习法相教义,在唐十八年,蒙玄宗皇帝赐以袈裟,于734年赍同所得经藏归国,住在兴福寺,大弘所学。
古来把以上第一、第二两传合称为“南寺传”或“元兴寺传”,而把第三、第四传称为“北寺传”或“兴福寺传”。
法相宗至今仍有流传,日本佛教,和藏传佛教是很相似的,两者都可以结婚生子。
在藏传佛教之中,也有可以结婚生子的宗派。
汉传佛教徒最难理解的就是为何喇嘛可以娶妻生子,其实这真是先入为主的误会。
「喇嘛」一词在藏文并不是「出家人」的意思,
而是泛指「无上」的佛教大师,甚至可以说是成佛菩萨、活佛的代名词,因此他们也可以是在家人的身分,
差别在于在家的修行人是可以穿上喇嘛衣服的,这又是另外一个待解的误会了【注】。
大家在寺院看到和尚时,总是会认为法师所穿的衣服应该就是标准的「袈裟」,其实并不全然如此。
在早期,真正的袈裟只有三件:祖衣、七衣与五衣,合称为「三法衣」(简称三衣),是佛教真正意义上的袈裟。
因此,除了三法衣之外,各区会因不同的文化与佛法传承的差异而衍生出各种不同款式的僧衣规制,
但是主要都是以过去弘传法教的长老高僧,依律典所共同制定的标准为主。
像是中国和尚所穿类似唐装长袍短褂与僧袜、西藏各种款式的红黄法衣等等皆是如此,自有一定的历史性与佛法涵义。
目前仅有泰国、缅甸地区的南传佛教比较趋近于原始规定的穿著,全身真的只用三块布来包裹身体而已。
但是他们在剃度时还得「剃眉毛」、修行时还有「刺青」(将避邪咒语与佛教经文刺在身体上以求平安)
的做法,跟汉传佛教法师头上要「燃烫戒疤」一样,都不算是早期佛制规矩。
因此,各地所衍生的习俗都不同,彼此应该互相尊重与包容。
但是为什麽西藏会有在家人穿喇嘛衣服的情况呢?由于西藏过去是****,不但出家人多,
在家修行的人更多,再加上寺院是藏人学习文化与受教育的主要地方,
喇嘛的身分变化自然也就更多元了,有些在家居士碍于某些因缘未具而不能出家,。
或是要净除寿障、宣示终生修行等,由他的师父方便开许他可以穿喇嘛僧服来修行,主要差异就是在于其不行持如僧伽布萨、结夏等种种羯摩法事。
汉族的居士也有「海青」与「缦衣」等类似僧衣造型的修道服,虽然这是在相关律典里面有规定的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