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寒门子弟,除了读书入仕,没有别的更好的路可走。
顾十八娘咬了咬下唇。
我回来了。顾海的声音在外响起,娘,开门。
曹氏忙走出去开了门,顾海背着一捆柴满头大汗的走了进来,葛布短衣被他搭在柴堆上,只穿着里衣。
哥哥,喝水。顾十八娘端着水走到他跟前。
这还是第一次喝到妹妹主动送来的水,顾海咧嘴笑了,忙接过水咕咚咕咚的一气喝了,显然渴极了,曹氏在一旁看的心疼,扭脸抹眼泪。
娘,昨日的柴卖了十文钱!顾海没有注意她的动作,兴奋的掏出钱递了过去。
曹氏忙接了,含着眼泪夸赞他。
明日我去卖了这些,你不可再误了功课曹氏心里自然是希望儿子读书,不忘嘱咐道,先生只怕要生气
这是他卖柴以来得钱最多的一次,为家里出力的激动占据了他所有的心思,听母亲如此说,顾海立刻满不在乎的道:误不了,这几天都是讲论语学而,父亲早教会我了,再去听倒是觉得啰嗦的很
哥哥顾十八娘突然插话道,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父亲教过你,先生再教你,不是应该更高兴么?
顾海被噎一下,看着妹妹亮闪闪的双眼,有些不自然的挠了挠头,那个那个我不是那个意思,我自然要去的
见女儿一句话说住了儿子,曹氏不仅微微一笑,同时也有些诧异,诧异的不是女儿知道论语,丈夫在世时教过女儿读书,并且因为身子弱,也没学女红,所有的空闲时间都用来看书,她诧异的是,女儿的行为。
十八娘性子柔顺,都是别人说什么她就做什么,从来没有主动表达过自己的意见,如今竟然知道劝说哥哥读书。
都说经历过苦难人才能成长,儿子知道打柴补贴家用,女儿也知道关怀哥哥
曹氏低下头悄悄的擦去泪水,家里的日子实在是艰难了,这样下去,顾海的书迟早读不下去,还是回顾家亲族去,托庇族众,将来孩子们也能有个好前程。
海哥儿,十八娘,咱们回建康去吧。曹氏抚住孩子们的肩头,将儿子女儿拢在身边说道。
第四章阻止
建康是他们的老家,一大半的亲戚都在那里,两个孩子都知道。
听母亲这样说,顾海没什么意见,他知道母亲一个人撑起这个家太累了,回到族亲里,有那么多亲戚照顾,母亲也就不用这样辛苦了。
好啊,我可以见到二叔公了,还有桦清哥哥他欢呼雀跃,似乎迫不及待的想要去见那些亲人。
其实那些亲人他记事起也就见过两三次,只怕连他们的样子都记不清了。
孩子的心思,曹氏自然明白,欣慰孩子如此懂事,愧疚家世败落不得不让孩子们去寄人篱下。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