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针线(第2页)
太皇太后还以为她是今天见过了真正的高手,知道自己的名声全靠宫里人吹捧,便也想静下心来,好好练一练,免得日后再有人吹起来,她不至于太名不副实。
普通人家的女子自幼就要学着给家里人制衣做鞋、缝缝补补,要学着如何俭省布料,好要将衣衫制得结实耐穿。姑娘女红好不好,更是说亲时媒人和对方家里重要关注的地方。女红好的,别人会赞一声“巧手贤惠”;若是不好,少不得被挑剔嫌弃一番,觉得这姑娘怕是生性懒惰,恐打理不好家宅。
但若是生在富贵人家,这等事自有家里的绣娘操心。小姐们只需关心新制的衣衫料子好不好、颜色搭不搭、样式时不时新就好。
到了高门大户、皇族权贵之家,自有人替贵女们操心颜色样式,就连什么衣衫搭配什么首饰,婢女们都会认真准备好。这些贵女身披绮罗、光彩照人,针线不过是闲来时的消遣,送出一个小荷包、一方小帕子,不求有多实用,只当是一点心意罢了。
虞咏怀往常也时不时地送些小物件出去,给太皇太后、给宫里的太妃们、给熙宁帝,有时表姐妹间也会互赠一些,便是如今先帝的陵寝里也陪葬着她从前给先帝绣的小玩意。
人人都夸她心灵手巧。
虞咏怀自知不能跟靠这手艺吃饭的绣娘们比,但不论皇室长辈还是兄弟姐妹们,大家都说,手艺好不好不要紧,心意最重要。
虞咏怀曾经也是这么以为的,但后来她就明白了,人们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如今宗室小辈女孩们,大家的绣活都普普通通得很均匀,没有谁差得垫底,也没有谁能一枝独秀。没有攀比技术的空间,大家就能想心平气和地说“心意最重要”。
幸好幸好,虞咏怀希望姐妹们能继续保持这种“你不好我不好最后大家都挺好”的默契。
但今天虞咏怀亲眼见识了身边人的绣活能有多好,倒不是羡慕她的技艺多么精湛,而是她感受到了其中的用心。从前她若是想起来绣点小东西,必定是没那耐性一直呆在屋里做这种细致活的,但今天她突然就想要静下心来,好好用心绣一个小荷包。
一旦认真做事,时间就过得飞快。虞咏怀破天荒地绣了半下午的荷包,等回过神来,熙宁帝都已经忙完国事,过来请安用晚膳了。
“念念在绣什么?”熙宁帝坐在太皇太后另一边,探身看去。
虞咏怀抬起头来,这才发现已经到了晚膳时间了。
她放下手中的活计,起身给熙宁帝问安:“难得绣花入了神,竟是没发现哥哥来了。”
太皇太后又顺势夸了夸虞咏怀,说她做绣活认真又有巧思,绣出来的东西也格外别致有趣。
熙宁帝自然知道虞咏怀往常不是那种会整日待在屋子里,随时捻针穿线的姑娘,见她突然做起绣活来了,便笑着搭话道:“怎么突然想起做这个来了?”
莫不是要给哪个长辈或姐妹送去?熙宁帝想起今日宫里给嘉和郡主送妆,但是这不都送完了吗?
虞咏怀倒没想那么多:“就是今日见了绣活做得格外好的人,想着自己也好好练练手。往常那么多人夸我,要是真没几分样子,那多丢人啊!”
熙宁帝还当她说的是今日见了的哪位堂姐妹,便也不再多说。
看着时间到了,虞咏怀便与熙宁帝一起陪着太皇太后用晚膳。
秋日日渐短,晚膳后又说了两句闲话,眼瞧着天色暗下来,太皇太后便叮嘱说:“时辰不早了,你们也都各自回去休息吧。延儿,晚上看东西不许看到太晚。念念也是,太医给你开了养身的方子,你记得喝了。”
虞咏怀在太皇太后耳边又嘀咕了句什么,便起身与熙宁帝齐齐告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