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比,便落了下乘。
挂着虞咏怀的亲事,虽有些失望,但太皇太后还是问问熙宁帝可有看上眼的。
熙宁帝不知道太皇太后想干什么,便老实说道:“宁远侯府的三公子、户部尚书家的二公子……”
太皇太后一听,这几个人她有印象,但是吧……
“你说,他们配念念如何?”
熙宁帝诧异地看去,原来自家祖母想的是这个呢。
那肯定不行。
熙宁帝就说:“……才学虽好,但各有各的不合适……这个听说与表妹定亲了,那个虽未有婚约,但听堂弟说,于女色上素来随心所欲……”
太皇太后一脸失望,“那便罢了……”
虞咏怀不知道祖母与兄长已经就她的事走了一个来回,这会儿正跟一群人围着舒惠郡主说笑。
不知说了什么,众人都笑了起来。
这边的动静自然瞒不过大臣们的眼睛。眼看着一群年纪尚好的皇家贵女们,好些人的心里就一片火热。
虞咏怀平常待在宫中,只跟皇家宗亲走得近,好些外命妇一年到头都难得见她一面,更何况外臣家中子弟。
这一次秋狩,还是她守孝三年之后头一回出现在这么多京中权贵面前。
大好的年纪,便如那枝头娇花,亭亭玉立,欲绽不绽,青涩中便可窥瑶台仙貌。她一颦一笑,一举一动,在辉煌灯火下,不知吸引了多少年轻公子的注意。
往常京中总说这个才女那个闺秀,如今一见,只有康懿长公主才是真正的“明珠深藏”,今日现于世间,便是光华冠京城。
若能得此佳人垂青,必定爱如掌珠,此生不换!
明家夫妇对视一眼,又扭头对明二公子说道:“咱们为了你的婚事简直操碎了心,你自己也该努力上进才是。”
明二公子闻言点点头,望着虞咏怀的方向,“爹娘,儿子知道了。”
明五小姐心里很是憋屈,明明自己亲大哥样样都比二哥强,只因庶出身份,便事事都不能压过二哥去。如今爹和嫡母一心想着让二哥尚公主,自家哥哥却只能说嫡母娘家一个庶女!
她看了眼熙宁帝,心思越发坚定起来,庶出又如何,陛下不也是庶出,如今依旧坐了皇位。凭她的本事样貌,进了宫去,定能出人头地,叫哥哥与姨娘扬眉吐气。
熙宁帝高坐主位,对下面人的眼神往哪飘的看得一清二楚,他想了想,觉得自己不能一直这么温水煮青蛙下去,还是得抓紧时间,先把人捉到手心才是。
等明月高悬时,宴席便散了。
虞咏怀同熙宁帝一道将太皇太后送回营帐。
太皇太后睡前还拉着虞咏怀的手说道:“今日是运气不好,哀家也没给你看出什么合适的人来。等回了京城,咱们再好好看!”
虞咏怀就笑,不急,这事真不急的。
等太皇太后躺好,虞咏怀出了帐子,就见熙宁帝还等在外面。
“哥哥有事?秋日夜凉,又辛苦了大半日,哥哥早些回去休息吧。”
今日一整日都没怎么跟虞咏怀好好说话,熙宁帝便想趁此机会再好好跟她待上一会儿。但见虞咏怀自己已经困得闭眼睛了,熙宁帝只道:“无事,送你回去。”
虞咏怀点点头,谢过熙宁帝后,便同他一道慢慢往自己营帐走去。
一路上,两人谁都没说话,只听得火盆里“噼啪”声响,还有远处传来的模糊人声。
短短的一段路很快就到了头,虞咏怀进帐前,还不忘说一句:“哥哥记得泡个澡舒缓舒缓。”
熙宁帝满心满眼的都是她,“知道了,好好睡吧。”
熙宁帝回了营帐,泡进热水里,孙有福在屏风外收拾熙宁帝的衣袍,便听熙宁帝的声音传来,“孙有福,命人找几只猫来,乖巧听话的。”
孙有福不知道熙宁帝怎么想起找猫了,到既然主子吩咐了,那他肯定照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