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道:“既然如此,这件事便到这里了。等太皇太后的人来了,我自会按实禀报。”
……
太皇太后听完整件事的前因后果,心里只觉得厌恶烦闷。
“这些人享着俸禄占着爵位,成日里不知为君分忧,反而处处生事,真是可恶至极!”
说罢太皇太后又转向一旁的宫人,言语中的不满简直毫不掩饰:“记着,别说是皇宫,王府宗室,都别让哀家知道与他们扯上关联!”
伺候的姑姑点头应是,心里也瞧不上这家人的做派。太皇太后见的多了,最恨自家人窝里斗,如今断了他家与皇室结亲的路,也不算冤枉。
至于明家大公子,姑姑心里摇摇头,太后不断了他的前程已是慈悲开怀,至于其他的,便别想了。
魏家老夫人对太皇太后的处置简直毫不意外,便是魏夫人知道了,也没有多余的表示。左右不关自家的事,明家如何,可不都是他们自找的。
魏家小公子不关心皇帝后宫和各家内宅之事,等听闻太皇太后未对明家大公子有什么意见之后,便大呼庆幸。
此事不光是明家内部争斗,更牵扯康懿长公主,许多事即便查明也无法为外人道。所以不论如何,在外人眼里,明家大公子也无法将自己洗的干干净净。
明家大公子从魏家小公子口中得知了太皇太后的意思后,只认真感谢了魏老夫人与魏家小公子的信任相助,至于其他的,比如对嫡母可有处置,他一字不提。
王姨娘与明五小姐一直在家里悬着心,等明家大公子终于回来后,便急忙关心到这件事最终如何处置。
“太皇太后慈悲,并未说要对儿子如何。日后科举出仕,姨娘不用担心儿子被人故意为难。”
“谢天谢地!谢天谢地!”王姨娘心中大石终于落下,随机又反应过来,指了指正院的位置,“那!太皇太后可有说……”
明家大公子摇摇头。
王姨娘便露出失望的神色,想想也是,人家好歹是陛下的舅母,便是再不受待见,也没有大张旗鼓叫她没了脸面的道理,否则陛下面上就好看了吗。
明五姑娘撅撅嘴,心里也不服气!明明是别人耍了奸计,自家哥哥前程如何还要看贵人们心情,可到头来正真干了恶事的人反而有恃无恐了。
明大公子看看姨娘再看看妹妹,还是慢慢说了:“姨娘也别再劝父亲送妹妹入宫了。内帷争斗还牵扯到皇家长公主,太皇太后已经断了明家与皇室联姻的可能了。”
“什么!”
此话一出,不啻于晴天霹雳!
王姨娘心心念念地便是儿女出人头地,如今一飞冲天的机会就在眼前,却生生被人折断!
明五姑娘也难以置信,她,她就这样进不了宫里了?那她还怎么荣宠加身?还怎么扬眉吐气?!
父亲是舍不得让她做寒门妻,即便做不了帝王妾,京城里也有的是权贵人家。只要有好处,一个庶女,哪家妾做不得?
更别说嫡母了,能让她嫁得如意,简直是做梦呢!
她期盼了这么久,心心念念有一日能凭自己的才貌得帝王恩宠,可曾今幻想的一切突然真的成了梦幻泡影。
最近她想了许多。
她幻想过做皇后该是何等荣耀何等威风,可是她知道自己不配!她也幻想过椒房专宠还是何等甜蜜何等幸福,可她也知道花无百日红,后宫第一人永远不可能只是她一人,因为总有比她美比她年轻比她讨人喜欢的姑娘。
她都想好了,入了宫,一定摆正心态,小心谨慎,认真侍奉陛下和太皇太后,不管后位落到哪家贵女头上,她也一定奉承。若有机会,也要跟康懿长公主打好关系。
她并不贪心了,她就是想抓住机会努力爬高一点,过好一点,即便是帝王妾,那也是正经有册封有品级的。
明五姑娘突然觉得很疲惫。
只因自己是庶女,她就一辈子没有出头的机会。
琴棋书画,嫡姐学得不好也不要紧,大家主母正真的本事在于打理家宅教养子女。而她样样比嫡姐出色,日后恐怕也只能是权贵人家后院里的“玩意”罢了。
哥哥还能科举出头,而她,日后只不过又是一个“明姨娘”。
“哥哥你说,凭什么,凭什么庶出的女儿想过得好一点,就那么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