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大公子所料不错,此事发展到如今,确实是有人在后面推波助澜。
明大人眼见着太皇太后在京城里四处摸寻,却迟迟没有理会自家的意思,思来想去之下,还是不得不承认,自家老二这样子,尚公主的可能性真是微乎其微。若他有老大的几分本事,他还能争取一二,奈何天意不成去啊。
尚公主一条路眼见着就走不通了,明大人便将更多的心思放在了熙宁帝后宫里。若是能成,未来的皇子外家难道不比驸马家荣耀吗?
不过自家女儿虽不少,但也不可能一股脑儿地全往后宫里送。若是不做皇后就求个后妃之位,想来便是庶女也能如愿。
明大人还是更看重明五姑娘,明五姑娘的姨娘依然也一心推波助澜,明家夫人为此大为恼火,三天两头就逮着明大人一哭二闹。
一边是明媒正娶的夫人,一边是温柔解语的小妾,明大人左右为难之际,干脆放手不管,躲在书房里逍遥自在去了。反正陛下还没回京,这事还有得拖呢。拖吧,拖到陛下回来,她俩也该吵出个结果来了。
明五姑娘长得比三姑娘好些,性子就更不用说了,明家夫人也不是瞎子,见自家老爷对此事一直避之不谈,心里也渐渐慌张起来。
但自己的一儿一女攀不上皇家,明夫人也绝不甘心白白为别人做了嫁衣。
她与身边的心腹侍女一合计,便想出这么个“高招”来。
左右儿子尚公主无望,既然如此,她就顺水推舟,“便宜”了别人去吧!
······
从女儿口中听完来龙去脉,王姨娘惊呼一声:“夫人当真好歹毒的心肠!”
但随即她又问道:“想来办事的人也是夫人信得过的,你又是如何得知的?”
明五姑娘这才小声道:“夫人院里的春喜私底下与外院一个常出门的采买小厮有些关系,这小厮又总是同孙姨娘身边赵妈妈的儿子偷摸着一块喝酒,赵妈妈的儿子对我房里莺哥的妹子有意,因此得知消息后,就立马转告了莺哥······”
王姨娘点点头,别小瞧了这些下人们,各人有各人的关系,盘根错节的,谁知道哪头又牵着谁呢。她心里盘算着:“等事情了了,便使个法子把莺哥妹子配给赵妈妈的儿子。“
明五姑娘到底是闺阁女儿,平日里与姐妹们拌拌嘴就罢了,哪里见识过这种阵仗。见姨娘这么一说,心里边愈发焦灼,她晃着王姨娘的胳膊,“姨娘可要想想办法,哥哥尚不尚得了长公主先不说,这疯话再传下去,可就不得了了!”
明五姑娘心里自然是瞧不上明家二公子那样的,除了出身,他哪里有半点比得上自己亲大哥?可人家偏偏强在这里,如今明家二公子爱慕公主,尚能说个亲上加亲,换成自己大哥,就成了别人嘴里的不知天高地厚!
王姨娘点了点明五姑娘脑门:“我的姑娘!这事可不止牵扯你哥哥呢,你想想,太皇太后那么宝贝长公主,要是听到这风声,她老人家高不高兴?我看啊,这黑心烂肺的怕是想叫你也入不得宫门呢。”
说完王姨娘便冷笑连连:“这是眼见着自己肚子里出来的不争气了,便想坏别人的好事呢!”
明五姑娘恍然大悟,随即也咬牙切齿。夫人处处看她们三人不顺眼,她便要叫她知道,自己与哥哥就是比她生的那两个强上百倍!
明大公子一回来便见姨娘和妹妹在一起说话,三人将各自知道的事情一说,心里便都有了底。
明大公子对妹妹入宫一事持保留意见,在他看来,与其搭上一生去宫里挣那虚无缥缈的宠爱。借着自家名头,嫁去家世稍低的人家做正经夫人倒还是更好些。
“如今哪里还顾得上这个!先把这事了了才是正经!”王姨娘恨不得立马把人捉起来,带到静安伯老夫人面前替自己儿子澄清误会。
明大公子点点头,此时宜早不宜迟,只是行事须得小心,还不能现在就惊动了夫人。
不过许是老天也看不下去这糊涂事了,今日明夫人恰巧出门做客。剩下正院那些人,王姨娘也能轻松瞒过。
……
魏家小公子回家后并未直接回房,而是又去了魏家老夫人处。
“祖母……”
但魏家老夫人打断了他,“祖母知道你想说什么,不外乎为明家公子辩解一二罢了。只是这事我们说了不算,还是得看太皇太后的心意。”
魏家小公子呆愣片刻,还是拱手告退了。
不过他很快就接到明家大公子派人送来的消息。
魏家小公子急忙冲出院子,“祖母!想来明兄已经查清楚此事了!”
魏家老夫人心下岔子,“平日里也不怎么见你与明家公子走动,怎么今日对他的事如此上心?”
“嗨!孙儿佩服明兄的文章人品,就是见不得这种背后使阴招的小人行径。”
魏老夫人点点头,叫明家送信的人进来了。
等听完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又见了来人送来的明家下人按手印画押的供词,魏老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