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烫啊,瞧瞧这鱼片,不仅烫,还辣着呢!当下就有王爷话都说不出来的,只照顾人快些上凉茶来。
喝茶喝茶,喝了茶,占住嘴,就不用说话了。
这边表明了态度,那就是我不管,你们爱怎么样怎么样。那边就有人说话了:“陛下,这……”想说这样不妥当的,毕竟康懿背后也没什么重臣势力,了这话也轮不到他来说,要不然还以为自己打着什么算盘,趁机为重臣说话呢,想勾结皇帝后宫还是怎么样呢。
还有人想说您与康懿可是兄妹!可话到嘴边,马上就清醒了,又不是一个姓的,表兄妹之间,亲上做亲,难道还少了?真是年纪大了不记事了!不过这也怨不得他,先帝和太皇太后将康懿当女儿养着,这不,养着养着,就忘了这是两姓的表亲了。
一时间几位王爷们各有各的算盘,但竟然都说不出什么反对的话来。
那……就这样?
想想也不是不行啊。康懿一来是自家人,往常跟宗亲也十分亲近,家里王妃和孩子们就没有说她不好的,成了皇后,那这以后相处起来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嘛;再一个就是,康懿背后没有什么重臣牵扯,这要说起来,其实对皇帝是更有利的,后宫与前朝勾连能惹出多少事端,古往今来这都是有不少例子的;虽然背景看上去是单薄了些,可论人品,又确实担得起母仪天下。
至于“父母俱亡,难免不详”,这话谁敢说?!难道陛下不是父母具失吗!
王爷们你看我我看你,但没有一个人明确说“不妥当”,影响力大的宗亲们都不反对,那这事其实就算成了。
跟宗亲达成共识,熙宁帝只觉得事情又往前迈了一大步,接下来,差不多就该跟朝廷大臣们说一声,昭告天下了。礼部还有得事要做,总不能大婚前一天才通知他们到哪迎皇后吧。
说起这个,太皇太后也犯愁呢。“念念打小养在宫里,这要是往外边嫁,直接从宫里出门就行了。可如今这般情况,该怎么办?往年也没个成例的。”
嬷嬷们就提醒说:“这事还得跟王妃和大长公主们说一声呢。有什么您不方便出面的事,也好找人来操持。”
熙宁帝请了王爷们吃饭,太皇太后也借口说宫里花开得不错,请了各家王妃并大长公主们进宫说话赏花。
赏花赏花,就是个意思,太皇太后醉翁之意不在酒,但将事情一说,在场的女眷们竟没有一个有意见的。
本来嘛,太皇太后说出来可不是问她们意思的,不赶快笑着道恭喜,难不成还要说出个一二三来扫了太皇太后的兴?再说了,与其不知便宜了谁,还不如念念做了皇后呢,以后也不担心前朝出了什么事,皇后在皇帝耳边吹枕头风,给自家找麻烦。
园中一时洋溢着快活喜悦的氛围。太皇太后一连定下了孙子和孙女的婚事,竟有种占便宜的感觉。为了将婚事办得更加体面热闹,也为了找个人搭把手不至于出差错,太皇太后还准备在在场的王妃和大长公主们中间选个合适人出来。
左右看了一圈,闲着的人也不多,“那就荣敏吧,左右你最近也无事,正好过来帮哀家跑跑腿。”
这种事交到手上,也算是宫里的信任和看中了,再加上自己与念念本就感情好,荣敏大长公主乐得答应,“母后就放心吧,儿臣一定帮着您把婚事办得热热闹闹。”
太皇太后宫里一片其乐融融,虞咏怀早知道今天太皇太后要说什么,请了安就避了出去。一个人在宫里漫无目的地游荡了一会儿,虞咏怀想了想,还是去了太妃们那。
门口的小宫女看见她,很热切地打了招呼:“给殿下请安。”虞咏怀摆了摆手叫她起来,小宫女一边跟虞咏怀说话,一边将人往后院带。
“玲玲和静静最近闹腾得很,太妃们都嫌弃呢。”说完又问团团和圆圆最近如何。
“也是一样的窜上窜下呢,圆圆还好些,叫它总是听话的,团团就不行了,真是一院子人都拿它没办法。”
小宫女听了就捂嘴笑:“是这样呢,当初也没想到团团是这样的性子,圆圆就稳重很多。”
到了后院,几位太妃坐在廊下,喝茶的喝茶,看话本的看话本,见虞咏怀来了,还很高兴地邀她一起用点心。
虞咏怀坐在一边,略吃了一块荷花酥。
“念念今日来,是有话跟几位娘娘说。”
太妃们对视一眼,挥了挥手摒退下人。陈太妃拉着虞咏怀的手,压低了声音问道:“可是你跟陛下的事?”
虞咏怀丝毫不意外太妃们能看出点什么来,被陈太妃一语道破,她便默默地点了点头。
虞咏怀只觉得手上一紧,是拉着她的陈太妃用了力,见围着的几位太妃们露出犹豫之色,虞咏怀赶忙解释道:“倒不是哥哥强迫,我自己也是愿意的。”
是不是心甘情愿的,几位太妃也不是瞎子。
“既如此,也好。”陈太妃松了手,拍了拍虞咏怀道,“以后两个人好好的,你们俩都是体贴的孩子,彼此心里都有对方,一定能安安稳稳过一辈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