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下午,我们就回到了北京。那个小窝已不太安全,因为当初租房的时候登记了身份,所以就有可能会被于蓝口钟的那些“菜鸟”找到。为以防万一,她让我搬去了一个安全的地方和她在一起。避难所是一套全新的公寓,请允许我这样称呼它,而且还是暂时的称呼。最令人奇怪的是靠近厕所的那间屋子一直都是锁着的,她从不打开它,也拒绝告诉我里面有什么东西。
我想,应该是她的一些隐私吧。
通过于蓝我得知,她以前的雇主正在进行着一项秘密的科学工程,这项工程与曹操墓有关,但是极为隐秘,知道秘密的外人只有死路一条。而于蓝,则是负责保密工作的刽子手,她的使命就是消除任何泄密的威胁,哪怕是最极端的杀人。然而奇怪的是,竟连她自己也不知道这项工程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只知道一群科学家成天在封闭的实验室里忙忙碌碌,背后还有一群支持者。但是,脱离那个组织之,足以让她自己成为下一个被铲除的对象。要知道,那里的清道夫刽子手,不止她一个。
为了这个不可告人的秘密,于蓝拿出了那个笔记本,翻到何教授临死时写字的那一页,上面歪歪斜斜地写着“五个字——计划羽蛇、索。第四个字与第五字用顿号隔开,”索”字最后一点还没来得及写出。
“小伙子,你怎么看这五个字?”她把双手插进裤兜里,等待我的意见。
“羽蛇,应该是一种长着羽毛的蛇……”我捏着下巴思考着这几个字可能的含义,“或许可以上维基百科了解一下。”
我掏出手机上网,手机qq却响个不停。是艾小琳,连续给我发了几条信息问我在哪儿,电话打不通,她发现了一个安阳曹墓的关键证据,要跟我见面。
“外援来了!”我迫不及待地告诉于蓝,并征求她同意,让这个带着线索的人来看看能否为我们解开这个文字谜团。于蓝最初一口否决,但当她意识到我们的思考陷入僵局后,又得知那个女人是专业人士,决定试一试。
“在哪里见她?”我问。
“哪里也比不了我家里安全。”她似乎对自己的家信心满满。
于是,我把地址和新手机号发给了艾小琳。一个小时后,她走进了这个巴洛克风格的客厅里。她脱掉外套,伸了个疲倦的懒腰后,随意坐了下来。见到于蓝点,她礼貌地问好却没被理会,场面有些尴尬。
“这位是于蓝,我的搭档。”我笑呵呵地,又对于蓝介绍说,“她叫艾小琳,北师大考据历史专业研究生。”
“是历史考据学。”她纠正道。
“长得倒是一本正经,你就是替这个偷窥狂在网上发帖子的好心人?”于蓝一幅嘲讽表情。
“呵呵,你也看了吗?活生生捧红了一个无名小子,不过那帖子和微博都已经被删了。可惜了,看来对方很猖狂呢!”
“对方?他都对你说了些什么?”于蓝眼神突然警惕起来。
“啊,就是帖子里讲的那些呀。”她答到。
为了表示对这位客人的欢迎,我很客气地递上一杯水,轻声告诉于蓝:“放心吧,不该说的我没说。”
“不该说的?里面还有隐情?”艾小琳突然意识到事情被那没简单,又想套话。
而于蓝也是个狠角色,意识到这位娇气美女好奇心旺盛,她威胁道:“小可人儿,一些不该你知道的事,问了会很可怕。那个假头骨和盗墓贼的事,你必须保证不再往外扩散了。”
“我凭什么要向你保证?”艾小琳有些不满于蓝的霸道。
“如果你想活命,就得听我的。”于蓝点燃一支烟吸了起来。
“哟哟,好口怕!”
“她说的没错,真的很可怕,而且有生命危险。”两个女人起了冲突,我必须站出来说话。
这显然超出了艾小琳的风险预料,她犹豫了半秒钟,然后站起身来:“那告辞了,还是小命要紧。”
于蓝迅速起身,用高大的身躯将她挡住:“已经由不得你了,你既然知道了这件事,我就有理由消除隐患。”
艾小琳想用手推开于蓝,自己却被弹开了。
“不要惹她。”我拿起笔记本,递给她看:“那个有关曹墓的谜团,现在有一点线索了。你不是说有重要的证据给我看吗?”
我拉着艾小琳坐下,她才极不情愿地摸出一张纸出来,摊开,告诉我们这是用曹墓中发现的那个头骨,做出的“瘦,标准和胖”的三种人脸复原。三个复原人像看起来都颇具美男子气息,却显得霸气不足。然而艾小琳告诉我们,问题就出在这里,曹操长得是比较丑而且矮小。为此,她举出两例:
“一是《魏氏春秋》中对曹操的描述 “武王姿貌短小,而神明英发”。另一则是《世说新语》中的故事,是说曹操见匈奴使者,觉得自己身材和长相都对不起观众,就找帅气小哥哥崔琰冒充自己,自己装扮成侍卫,结果使者认为魏王长得不错,但身边那个捉刀侍卫很有英雄气。”
“没错,这篇文章还进了中学语文教科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