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他信,所以他决定不能再把所有的希望押在李瑁身上了,他得分出一部分希望“另辟蹊径”。
当然,宁王是绝不会知道杨钊这份心思的,他之所以想到杨钊,是因为杨钊平日里与他最为交好,且为人机敏,遇事颇有计谋,于是连夜派人请来商量对策。
过不多久,杨钊到,宁王摆出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叹道:“今晚陛下赐宴,我多喝了几杯,做了一件不好的事。”
杨钊眯着细眼,问道:“是不是调戏梅妃的事?”
宁王惊道:“你怎么知道?”
杨钊回道:“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参加宴会的人都看到了,如今恐怕只有陛下还不知道。”
宁王垂首道:“我正是为此事犯愁!唉,如果梅妃将此事给陛下说了,那我还能活吗?”
杨钊笑道:“活倒是能活,无非就是换个地方活,比如天牢呀,或者蛮荒之地什么的。”
宁王不悦道:“哎呀,我叫你来是让你帮忙想办法的,不是让你来消遣我的!”
杨钊慌忙请罪,思忖片刻,这才认真说道:“我在家乡时,曾听过一首歌谣: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宁王爷,您知道这是何意吗?”
宁王不明白杨钊想说什么,只好答道:“这是西汉时期李延年所作的歌谣,李延年想把妹妹李夫人献给汉武帝,便以这首歌谣作为引子。”
“后来呢?”杨钊继续问道。
宁王回道:“武帝闻之心动,就召来李夫人,果然一见倾心,那李延年因此得势,也做了高官。——哦!杨钊,莫非你想效仿李延年?你还有没嫁的妹妹吗?你妹妹比得上梅妃漂亮吗?”
杨钊哈哈大笑数声,说道:“请宁王爷附耳过来。”便低声交待几句,宁王越听越喜。
次日早朝,宁王肉袒膝行,向李隆基请罪道:“承蒙陛下赐宴,怎奈臣不胜酒力,失错碰着了梅妃一只绣鞋,臣确实出于无心,但冒犯梅妃,实属大罪,今日特来请死。”
李隆基才知昨晚江采萍不辞而别是为此事,想了想,叹道:“朕若杀了你,天下人会说朕溺于女色而不顾亲情,算啦,你既然不是故意的,朕也不追究了。”
宁王感激涕零,连磕了好几个头谢恩,但他了解李隆基的性格,即便今日原谅了他,可那梅妃如果记仇,日夜吹着枕旁风,李隆基还真会溺于美色而不顾亲情。与其后下手遭殃,不如先下手为强,于是按照杨钊的嘱咐,悄悄对李隆基说道:“臣见诸宫嫔妃,约有四万,难道就没有一人比得上梅妃了吗?”
李隆基得意道:“就是四万嫔妃加到一起,也比不上梅妃万分之一,朕自有了梅妃,那天下女子,便如白水一般,饮之无味。”
宁王摇头道:“臣举一人,可比梅妃。”
李隆基惊道:“谁?——唉唉,若是那嫦娥仙子,朕只能远远观之,有求不得了。”
宁王笑道:“怎会是嫦娥!唔,倒是嫦娥,只不过是凡间的嫦娥。”
李隆基急道:“哎呀,你就不要再与朕卖关子了,快说快说,到底是谁?”
宁王挥手一指东方,答道:“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十王宅寿王府,寿王妃!”
原来李瑁的婚事,从选妃一直到典礼,都是武惠妃一手操办,李隆基见过杨玉环,但也只是见过蒙着盖头的杨玉环,她的容颜、才情究竟如何,却不得而知。
李隆基心驰神往,便欲召杨玉环前来见驾。
宁王又说道:“陛下要此时召见,这宫中耳目太多,传到梅妃那里,不免要吃醋了,再者,寿王妃身为您的儿媳,若无故单独召见,似乎也不太合乎礼节……”
李隆基大急,问道:“那究竟要如何才能得见?”
宁王嘿嘿一笑,说道:“四月天了,陛下好久没去骊山宫泡温泉了吧?不如就这几天,趁着天气好,召王公大臣们陪着走一趟?”
李隆基立马会意,便令高力士通知下去,择日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