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时节,天气初暖,皇家林苑华清宫悄悄迎来了第一批游客。
李隆基此行的目的是寻找机会私会寿王妃,所以一定不能让梅妃跟着,这几天和宁王商量终日,这才找了理由使梅妃自愿留在长安。为了掩人耳目,李隆基还特地带了一大批臣工,说是搬到华清宫,除了修身养性,还要忙于政事呢!梅妃是个知书达礼的人,也乐得见君王心系天下,使百姓都知道自己是个贤惠的后妃,便答应留守宫中,等待李隆基“出差”回来。
这华清宫乃是骊山上的一处园林,骊山在长安之东,因其远望如一匹青苍色的骊马,故有此名。自西周时起,历代天子都到这里来洗过温泉,于是在此地大兴土木,修了不少离宫别院以供享乐,到了唐朝,李隆基更是对骊山情有独钟,便在秦、汉、晋、隋各朝各代的宫殿遗址上进一步扩大规模,把整座山建成了一座气势宏伟的皇家园林,远远望去,大小殿堂鳞次栉比,亭榭楼阁座座相连,统称为华清宫。宫中许多池子,有专供皇帝用的,有供嫔妃用的,有供皇子用的,还有供公主用的,根据身份等级设计出不同的样式,非常考究。
就说这一天,李隆基带领文武百官上了骊山,安顿好各部众人及其家属后,便独自去了九龙汤洗澡,然后到凌烟阁用罢午膳,小睡一会儿。午后醒来,只见高力士一人陪在身旁,顿时倍感孤闷,便问道:“各公卿大臣在何处游玩?”
高力士回道:“陛下,他们都在南山望春亭赏花呢!”
李隆基伸个懒腰,说道:“那我们也同去看看吧!”于是起床更衣,乘着肩與望南山而来。
二人一边走一边闲聊,李隆基遥遥指着远处说道:“你看那湖边的九条石龙是不是显得孤单了些?唉,对面若有一座画舫与之相映成趣,该会好很多。”
高力士急忙答道:“是。等回去奴才就令匠作监置办。”
李隆基又道:“还有西山那边,你看山势空空,多么令人伤感,唉,再增建一座院落吧,就叫卧云楼。”
俗话说:触景生情。李隆基现在看哪儿都觉得孤单,言语间那份落寞被高力士听了个明明白白,心中又是疼惜又是着急:宁王不是有说替陛下分忧吗?这个时候他跑哪里去了?
正想着,忽听坡下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容儿,容儿,你快过来呀!”
“娘娘,这坡太高,奴婢爬不上来。”
“呵呵呵,你好笨喔,来,我拉你一把。”
李隆基回头一看,原来是寿王妃杨玉环和她的丫鬟正在坡下采花,其时春满大地,河山如画,各色的花儿正开得旺,铺满了整个山坡,那杨玉环青春靓丽,活泼好动,就像一个花仙子般在山间尽情歌唱、奔跑、欢舞,只看得李隆基如痴如醉。
“落轿!快落轿!”李隆基急忙下令,伸长了脖子站在坡上兀自凝望。
杨玉环将采来的花插入瓶中,捧在手中闻了闻,又托起来转了几圈,她每一动,都令李隆基的心揪一下,那脖子也伸的越来越长了。
这时吹过一阵微风,将满山的花都摇摆起来,杨玉环远远叫道:快看快看,那花儿都在跳舞呢!容儿快拿笛子过来,我要给它们伴奏!”那丫鬟闻言,取出两支短笛,杨玉环接过一支,二人一边吹曲,一边翩翩起舞。
这真是太美了!李隆基看着看着,渐渐情难自制,喃喃念道:“玉环……玉环……”就要往坡下走。
高力士急忙拉住他,喊道:“陛下,这坡儿陡,您留神啊!”
“放开!”李隆基一把将他推开,迈开步子便往前走去,只听“哎呦”一声,李隆基果然一跤跌倒,顺坡滚了下去……
晚间,李隆基躺在床上,屋内跪满了人,这些都是当时给他抬肩舆的众位太监,甚至包括高力士在内,一个个战战兢兢,冷汗直冒:陛下从山坡上滚了下去,这要把龙体摔坏了,一旦怪罪下来,他们都得砍头谢罪!
“玉环……玉环……”李隆基刚醒,就开始念叨这两个字。
高力士膝行上前,趴在李隆基耳边问道:“陛下要什么?”
“去……去把玉环找来!”李隆基命令道。
高力士朝后一招手,一个明丽的女子便从屋外进来,泪水涟漪地跪下叫道:“玉奴不孝,惊了父皇圣驾……”说话的正是杨玉环,她当时也在场,按说同样“罪责难逃”。
李隆基一见到她,立马开怀笑道:“无妨无妨,你看朕这不好好的吗?”说着便从床上坐起来,又伸胳膊又蹬腿,示意无碍。
杨玉环被那滑稽的动作逗得破涕为笑,这楚楚可怜的模样,真如梨花带雨,娇媚无比。
李隆基抚着她的秀发,心情大为好转,对那些跪着的众位太监说道:“你们都退下吧,朕无事。——高力士啊,去准备酒宴,通知各位大臣,今晚朕要大摆筵席!”
不多久,宴会在飞霞阁召开,各皇子公主、王公大臣聚在一起谈笑,乐工于廊中奏乐,阁中张灯结彩,珍馐美食应有尽有,一派祥和喜庆的气氛。
李隆基举杯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