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玉奇县六百公里外的东北方向有一个小村落,名叫那木村。
这天,那木村村口的土路上走来了一个衣衫褴褛的青年。他的头发一绺一绺地耷拉在头上,看起来已经很久没有洗过了。他步履蹒跚地走进了村口。
这时正是傍晚时分,有几个年迈的村民刚刚吃过晚饭,一人拎了一个小凳子,坐在村口聊着天。他们看到这个陌生的青年心里都感到好奇,互相之间小声地嘀咕了起来。
“诶诶,张大哥,这人谁呀?”
“他这脸上忒埋汰了,我也看不真清啊?”
“我看他像老李家的大儿子。听说他大儿子跟一个中年女人跑了,估计这是让人家甩了,不得不回家来。”
“你可别瞎说啊,老李那儿子人家是正常婚姻,不是跑了。”
……
几个老人议论纷纷,但是都没有得出结论,没人认出此人是谁。
青年经过几个老人身边时停了下来。他颤颤巍巍地面向老人这边,嘶哑着问道:“可以给我一点吃的吗……”
几个老人听后面面相觑,谁也没敢第一个回复青年。
青年又再次恳求,声音听起来非常虚弱。
“求求你们,什么都可以……”
老人当中被人叫做张大哥此时开了口,他从小木凳上面坐起来,看着青年,小心翼翼地问道:“小伙子,你是老李家的吗?”
青年摇了摇头。
“噢,我看你不像是我们村的,你是外地人吧?”
青年点点头。
刚刚坐着的那几个老人也都站了起来,以张大哥未中心,一齐盯着青年。
青年又再次用嘶哑地声音哀求道:“大叔,能不能给我一点吃的。”
张大哥没有说话,旁边一个老头对着张大哥说道:“我看小伙子不像坏人,咱们帮帮他吧老张。”
张大哥嗯啊了几句,又谨慎地询问青年道:“小伙子,你这是从哪来啊。”
青年颤抖着,可能是要说话,但是刚张开嘴,话没说出口,一下子摔倒在地上。
几个老人看到青年摔倒,这下子都急了起来。
“这是怎么说的,赶紧给扶起来。”张大哥边弯腰去扶,边和旁边的几个老人说着。
一同站着的几名老人也都纷纷弯下腰去,大家一起使劲把青年扶了起来。张大哥揉了揉青年的脸,翻了翻他的眼皮,发现青年都没反应。于是赶忙叫停了一辆路过的拖拉机,拉着青年到村里面的村医家去了。
村医给瞧了瞧,没发现什么大毛病,说是饿晕了。张大哥和同行的几个村民又急忙给青年带回张大哥的家里,让张大哥老伴把晚饭热了热,煮了点粥。张大哥用热毛巾给青年擦了擦脸,掰开青年的嘴巴,慢慢地倒了一些温水进去。
喝了点水,青年缓缓地睁开了眼睛。张大哥的老伴张大嫂把粥正好端了进来,盛了一碗递给了张大哥,张大哥用勺子给青年顺着嘴巴喂了进去。
青年缓缓抿了抿嘴巴,把粥咽了下去。吃了几口粥,青年这才有了点精神。他后背使了点劲,想要站起来。
张大哥感觉到,问了句:“能行吗?小兄弟?”
青年点了点头。
张大哥松开手,青年腿一软,差点躺在地上,好在他立刻反应过来,又重新站稳。
“大叔,谢谢你。粥还有吗?”
张大哥愣了愣,急忙召唤张大嫂:“把粥盆端来。”
不一会,张大嫂撩开门帘子,端着铝盆,里面放着一根大勺子。摆在了炕沿上。
张大嫂想去把桌子搬过来,粥盆放在桌子上,再把热好的菜摆上来让青年坐好了再吃,可是刚把桌子往这边搬,就看到站在地上的青年,端起粥盆就往嘴里灌。咕噜咕噜,不一会,就把里面的粥都喝光了。喝完之后,青年把粥盆放在炕沿上,抹了抹嘴巴。
张大哥惊讶地张大了嘴巴,张大嫂也是愣在了原地,同行来的几个老人也都呆了。张大哥回过神来后,不禁诧异地问道:小兄弟,不烫吗……”
青年转过身,看着张大哥,这时可以看出来他的精神已经比刚刚好多了,眼睛也有了神色,不像刚进村时那么的灰暗。
青年嘿嘿一笑,露出一口大白牙。
“不烫不烫,正好。”
张大嫂默默惊叹了下,走到了炕沿边上,把桌子摆开,又去外面把热好的菜端进来摆上桌。
张大哥指着桌上的菜。
“小兄弟,再吃点。”
青年开心地嗯了一声,端起碗筷大吃特吃起来。
青年吃饭的档口,同行的一个村民给张大哥使了个眼色,张大哥看到后,会意地点了点头。他清了清嗓子,小心翼翼地询问道:“小伙子,你从哪里来呀?”
青年听到这话,愣了一下,刚要送进嘴中的菜也停在了半空。沉默片刻,青年把那口菜送进口中,咀嚼了两下,这才开口说道:“大叔,我是从一个叫做玉奇县的地方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