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倡导古文运动,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其诗力求新奇,有时流于险怪,对宋诗影响颇大。有《昌黎先生集》。)
柳宗元(773~819年,字子厚,河东解即今山西运城县解州镇人,世称柳河东。唐德宗李阔贞元年间进士,授校书郎,调蓝田尉,升监察御史里行。因参加王叔文集团,被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与韩愈皆倡导古文运动,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并称“韩柳”。其诗风格清峭。有《河东先生集》。)
李德裕(787~849年,字文饶,赵郡今河北省赵县人。朱僧孺、李宗闵执政时,因党争肥打击。武宗李炎当朝,拜太尉,封卫国公。当政六年,颇有政绩。唐宣宗李忱大中初年,朱党执政,贬潮州司马,继又贬崖州今广东琼山县南司户参军。卒于任所。著有《李文饶文集》,又作《会昌一品集》。《全唐诗》存其诗一卷。)
李贺(790~816年,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唐室远支,家世早已没落,生活困顿。曾官奉礼郎。因避家讳,被迫不得不应进士科考试。早岁即工诗,见知于韩愈、皇甫湜(念石),并和沈亚之友善,死时年仅二十七岁。后人称之为“诗鬼”。其诗表现出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象,运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的诗境。其作品情调阴郁低沉,语言过于雕琢。有《昌谷集》。)
杜牧(803~852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佑孙。唐文宗李昂大(太)和年间进士,曾为江西观察使、宣歙观察使沈传师和淮南节度使牛僧孺的幕僚,历任监察御史,黄、池、睦诸州刺史,后入为司勋员外郎,官中书舍人。后人称为“小杜”。以济世之才自负。诗文中多指陈时政之作。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丽生动。有《樊川文集》。其诗有《江南春》、《寄扬州韩绰判官》、《遣怀》等。)
温庭筠(约812~866年,原名岐,字飞卿,太原人。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时号温八叉。仕途不得意,官止国子助教。其诗辞藻华丽。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温庭筠诗集》、《金奁集》。)
李商隐(约813~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而不是越南首都河内人。唐文宗李昂开成年间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讽;“无题”诗很有名。擅长律、绝,富于文采,具有独特风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有《李义山诗集》。)
韦庄(约836~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唐昭宗李晔乾宁元年894年进士,后仕蜀,官至吏部侍郎兼平章事。在成都时,曾居杜甫草堂故址,故名其集曰《浣花集》。词与温庭筠齐名,称温、韦。然风格有别。韦能运密入疏,寓浓于淡,多用白描手法写闺情离愁和游乐生活,语言清丽。词存五十五首,在《花间集》、《尊前集》、《金奁集》中,今有王国维辑《浣花词》一卷。)
黄巢(?~884年,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人。盐商出身。曾到长安应试未举。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年领导农民起义,广明元年880年在长安建大齐国,登皇帝位,年号金统。金统五年884年战败自杀。《全唐诗》录其诗三首。)
韩偓(842~923?年,字致尧,一作致光,小字冬郎,自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昭宗龙纪元年889年进士,官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天复初,随昭宗奔凤翔,进兵部侍郎、翰林承旨。以后不附朱温被贬斥,南依闽王王审知而卒。其诗多写艳情,词藻华丽,有香奁体之称。后期诗风转变,不乏感时伤乱之作。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韩内翰别集》。)
鱼玄机(约844~约871年,字幼微,一字蕙兰,长安人。本为李亿妾,唐懿宗李凗咸通年间,出家于长安咸宜观为女道士。因杀侍婢被处死。有《鱼******》。)
贯休(852~913年,僧人。本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属浙江人。唐昭宗李晔天复年间入蜀,蜀主王建赐号“禅月大师”。有诗名,部分作品能反映当时社会现实。有《禅月集》。)
李晔(867~904年,即唐昭宗。唐懿宗李漼第七子,初封寿王。公元889~904年在位。天佑元年904年迁都洛阳,被原黄巢部将朱温·朱全忠杀害!存诗四首。)
李存勖(885~926年,即后唐庄宗。小字亚子,李克用之长子。本姓朱耶,沙陀部人。公元923年灭梁称帝,建都洛阳,国号唐,史称后唐。同光四年926年以伶人郭从谦之变中流矢而死。好俳优,洞晓音律,能度曲。存词四首,在《尊前集》中。)
冯延巳(约903~960年,一名延嗣。字下正中,广陵今江苏省扬州人。南唐烈祖李升时为秘书郎,与李景游处。保大中,累官自中书侍郎拜平章事,出镇江西抚州。后再入相,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