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哇——呃哇……!”哭,他一出世,就接上了天地间那一口气。五十年代初期,正冬的黎明前,天降大雪,一对双胞胎争抢着时空隧道出世了!
哭,人出生为什么是哭着来到这个世间而不是笑着而来,那哭声意味着什么?
屋后窗外风啸声鬼哭狼嚎,唐氏近乎昏迷,连连说:“快,有鬼,快拿火枪打一枪!”人类的欢欲之果,母亲生产如同小死一次。古春玉赶紧拿出火枪放了一响。
众多子女,生活艰难。古玉春夫妇觉得实在太多了。人类的性行为很大程度不是为了传宗接代。
三天后,古春玉抱起先出世的婴儿,走向左侧山梁树林背后岩窝,放下了婴儿。
或许,你本不该来到这个世界,从哪来到哪去吧!
撕拉拉地哭声,强烈抗议,既来之则安之,为何又把我抛弃?
古玉春抛弃婴儿回到家,总觉得听到弃婴的哭声,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他妈,这娃好像甩不得,好像天都在怪我!”说着一路快跑,返转左山梁,将婴儿抱回。
弃婴取乳名富贵,书名古华。唐氏说:“实在养活不起,还是送一个出去吧,富贵再莫送人了。”
八天后,后出生的送给了大堂湾葛家,葛家养了一段时日,难生爱意,又将幼儿送给麻柳滩王家媳妇。
夏天,王家媳上社里劳动,将幼儿用鸡笼扣住,里面放一碗饭,任其抓食。放工回来见幼儿脏了,一瓢冷水照鸡笼泼下去,算是给幼儿洗澡。幼儿渐渐枯瘦如柴。
“去把他抱来吧,那养法还得了?”大队会计张之校夫妇商量说。夫妇俩不知哪个生育功能有故障,生一个坏一个,直到壮年膝下无子。
幼儿换了养父母,夫妇俩悉心调理幼儿,幼儿逐渐枯木返青,取名张伦玉。
张伦玉家在楮河边,初一与古华同班,二人已知身世,自然亲切。“哥,去我家吧!”
古华也就成了弟弟家门的常客,两家亦成了亲戚。
张伦玉没上几个月,就辍学了。
“伦玉,你咋不上学了?”古华去问弟弟。伦玉说:“我不想上了,爸爸叫我接他大队会计的班。哥哥,你还是常来哟!”
双胞胎的相貌相同,往往混淆不清,但不等于造化相同。但伦玉的长相渐渐酷似其养父,长嘴厚唇,比不得古华俊秀。天生一人,各有一路,人生征途上,这对双胞胎的命运、慧根、性格有着天壤之别。三经转养的弟弟并无大出息,一生相拌泥土。
古家忙里人少忙外人多,在家的小古华与三哥儿长寿打闹,弟弟弄伤了哥哥的肘关节。李玉春放工回来,长寿哭泣着向父亲告状。古玉春拿根竹条子抽打小古华,一面教训,小古华可没那么乖,找根树条与父亲对打起来。父亲停手他才停手。
他生来只挨过这一次打,他的自尊心天性接受不了来自他人即或是父亲的伤害。
童年就能与父亲对打,人说,人看积小,马看蹄小,长大后的古华是否忤孽之徒呢?成长路上的古华将说明良善与孝敬才是他的天性。不过,倔强的自尊心却一直延续,本性难改。
古家后生只剩下最小的古华、古菊上学了。
“古菊,古华!你俩上黑板听写生字!“张菊英老师点名。她是山外平川进口的老师。本地缺文化人。万变不离其宗,她的口音山里娃免强听得懂,日久习惯。
张老师报出了五个生字,小古华只写得出三个,张老师扳起面孔道:“写不到?转过身来面向同学们站起!”。
罚站。众目睽暌,小古华自尊心受不了,转身就写起来,古菊见弟弟写什么她也照抄。张老师一看,姐弟俩写的是:
“张老师不好,张老师最不好。”
童心无忌,天真得世间少有。成年的女教师自尊心也受不了,当场就呕哭了,抹一把眼泪跑出教室,去给公社文书唐登瑞告状。
唐登瑞是古家后生认叫的舅舅,把姐弟俩叫去批评,小古华认了错,张老师心理才得以平衡。
母亲唐氏给小古华作了双绣花鞋,说:“呐,穿上去学堂!新鞋哟!”小古华又哭又闹起来:“我是男的,绣花鞋是女子穿的,我不要我不要!”
唐氏无奈,就拿出小古华的黑墨水把花抹掉。小古华其实很通情达理,就这么改变一下心理己满足,穿上就下山了。”
小古华不是很爱唱歌,但他有一副天生的歌喉,地道的童音,清脆高越,但他对自己有这种天赋浑然不觉,旁人却明白,学校因此选派小古华去县城剧团学样板戏;公社干部见到小古华,总要他唱一首歌听听,他张口就唱。
校长张金旭听到小古华又在为公社干部唱歌,走去气呼呼的吼道:“回去!你简直给学校丢人!”弄得公社干部很尴尬。
“唱革命歌曲有啥子不对?”小古华弄不懂,与校长顶起嘴来,一直争吵回学校。张金旭只是说“你简直丢人”,也不解释个道理。
或许,张金旭有明言之难,或许,是他心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