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季仙这一别,杳无音信。想必后来也经过一段服玉焚身的过程,羽化成仙,和赤松子做了神仙眷侣。
作为史上最早的追星族,季仙得成正果。炎帝的二女儿瑶姬可就没这么幸运了。
瑶姬生得花容月貌,性格温顺,人见人爱,天下男子个个都以娶了瑶姬乃祖上烧了八辈子高香的艳福。可是红颜薄命,这瑶姬刚到出阁的年纪就夭亡了。
这姑娘死了也自觉委屈,尚未替大伙儿办点实事,也没能在父母膝下尽番孝心,于心不甘啊。于是,她的精魂,就去那姑瑶之山,变做一株瑶草。这瑶草的叶子长得茂盛,层层叠叠,开黄花,结的果子像菟丝果一样,谁要是吃了这果子,就会变得十分漂亮,逗人喜爱。
只是今天没了这种果子,否则,天下诸多盼着自己容貌美丽的女子,也不用花大价钱去做美容手术,忍受挨刀子的痛苦,还要冒那毁容的风险。
瑶姬的故事并没有结束。
后来,天帝哀怜她的早死,就封他到巫山去做了*之神。早晨她化作一片美丽的朝云,自由而闲暇地游行在山岭和峡谷之间;到黄昏她又由云变为潇潇的暮雨,对这山水发泄她的哀怨。
巫山自从有了女神后,一度成为文人笔下大肆渲染的对象。
战国时楚国大夫宋玉,也就是那个大骂登徒子好色,大赞自己如柳下惠般高尚正直、不为女色所动的极度自恋的小白脸,为了讨好楚襄王,绞尽脑汁写出《高唐赋》和《神女赋》来拍主子马屁。这两篇辞赋是姐妹篇,上一篇主要描写景色,用华丽的语言、磅礴的气势描写巫山地区的山水风物,展示出一副美丽壮观的原生态自然画卷;下一篇则主要描写神女,宋玉那小子用细腻的笔触将神女描绘的无与伦比,美得无法再美了,连维纳斯、海伦见了都要自叹弗如,那什么毛嫱西施之流相比之下简直就是土鳖。总之,神女那个美啊,足以让天下男人集体发懵,哈喇子长流、鼻血狂喷。
当然,光写点景色和美女,算不得拍马之作。这里面还是有故事的。
在上篇《高唐赋》中,宋玉对楚襄王讲了他老子楚怀王与神女的瓜葛。说是楚怀王曾到高唐游玩,玩累了,大白天就睡起了觉,还做了一个梦,也就是白日做梦,还是个春梦。梦见一个女子对他说:“我是巫山之女,听说您来高唐旅游,特地前来伺候您。”说白了就是陪你睡觉(原文写得很雅致:愿荐枕席)。于是,楚怀王在梦中跟神女有了一腿。这女子临走之前还留下了一句:“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这一句里就产生了三个成语:巫山*、朝云暮雨、朝朝暮暮。
楚怀王一觉醒来,已是第二天早晨,回想梦境,平添几分惆怅,于是在高唐附近为梦中女子建了一座庙,取名“朝云”。
那楚襄王听了他老爸的风流艳遇,两眼放光,哈喇子直流,心想着自个要是也能遇上如此美事则好。还别说,当晚,楚襄王就做了一个跟他老子一样华丽丽的梦,醒来也是无比惆怅啊,于是令宋玉作了那篇《神女赋》。
神仙姐姐真的会喜欢上楚怀王父子俩吗?我看悬。
那楚怀王历史上著名的昏君,在位期间干了很多蠢事,导致楚国衰败不说,最后还落个身死秦国。他的儿子虽然比他略微强点,但也只算得上刚刚及格,还是补考及格的。
瑶姬仙女又如何会喜欢上这样的两个货色。估计是他们在游巫山时看见神仙姐姐的雕像,回去就白日做梦了。纯粹属于色狼脑中无良的意淫。
李白诗云:“瑶姬天帝女,精彩化朝云;宛转入宵梦,无心向楚君。”
连大诗人也是如此认为,可见宋玉这小子不厚道。
瑶姬仙女好歹也是大家闺秀、黄花大闺女一个,在他的笔下,居然成了免费为君王家服务的高级**worker,这负面影响也忒大了,不仅玷污了神女的声名,以至于后来的人们一提起“*”二字,便不由自主地想到男欢女爱的情景,“*”也从此成为房中之事的代名词。为此,唐代诗人李商隐慨叹:“一自高唐赋成后,楚天*尽堪疑。”后来,元稹为亡妻作《离思》,一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更是流传千古。
有人说,腾云驾雾者唯有神仙,而房事*个中滋味一如飘飘欲仙之感觉,故以*喻之,想来也不无一番道理。后来古代小说中写男女之事,无不以*代之:“共赴巫山*”、“不免*一番”……《红楼梦》第六回“宝玉初试*情”中写的就是贾宝玉在丫环袭人身上实现了从男孩到男人的巨大转变。
巫山,在重庆东大门,是游览长江三峡的必经之地。据说这里曾经生活这亚洲最早的直立人——“巫山人”。有名的“巫山十二峰”屏列大江两侧,其中尤以相传是神女石化而成的神女峰著称。此外还有“三台八景”。
“三台”指的是楚阳台、授书台和斩龙台。这三台都与神女有关。楚阳台又称高唐观,位于武山县城西的山丘上,就是神女自称“巫山之阳、高丘之阻”的地方;授书台位于巫峡飞凤山麓的平台上,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