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不得不这么做。这些瞒得了别人,瞒不过我。”
“这些只是你个人的猜测而已。本王最厌恶血书,你有什么话就直接说吧。”吴三桂道。
“天下督抚提镇及朝中大臣,皆有同心,待王为盟津之会。大王,您是中华人,当年之事,出于不得已。今天下之机杼,把握在王的手里,如果王出兵以临中原,天下响应,此千古一大时机啊!”查如龙慷慨陈词。
吴三桂听后心里很是激动,但表面却说:“狂逆之言!来人,把这个疯子给我轰出去!”
说罢,高得捷便将查如龙和血书一起扔了出去。
此时,吴三桂正在准备六十大寿,不让清廷生疑,他命人买来许多歌女,如四面观音、八面观音等,日夜作乐。他不明白这些江湖之人是怎么看出他有反清之心的。
没过多久,台湾派的人也来了。吴三桂找方光琛商议。
“台湾会是什么人来呢?”吴三桂问道。
“大概是郑经派来的人吧。”方光琛答道。
“郑经?”
“是的。郑成功攻占台湾以后,没多长时间就病死了,也有传言称是被人害死的。郑经是郑成功的长子,留守金厦。郑成功死后,他发兵台湾,打败了郑袭,为明郑第二代国主。”
“王爷,陈永华求见。”下人来报。
“陈永华?此人什么来头?”吴三桂又问。
“陈永华,又名陈近南,是郑成功的军师。”方光琛说,“王爷您但见无妨,民间有云:为人不识陈近南,便识英雄也枉然。郑经派他来,必有重托。”
“好吧。宣陈先生上殿。”
陈永华和副官吴宏济上殿,纷别向吴三桂致礼。吴三桂还礼,命人赐座。
“二位此行远来,不知所为何事?”寒暄过后,吴三桂问道。
“世子托我们将国书带与王爷。”吴宏济说着,把国书交与方光琛,“今者四海颙忘,唯殿下一人。”
“先生过誉了。”吴三桂面有惭色,“国姓爷的事迹本王也很钦佩,不过现在毕竟身为敌国,可能让先生失望了。”
“大王您是中国之人,为何要久屈胡虏之下呢?敝国虽小,楼船千艘,甲士十万,为殿下使之!”
“先生您说得非常有道理,但此事非同小可,还容本王三思,待老夫做出决定之后,再派人与世子联络,好吗?”
“好!一言为定,我们静候大王佳音。”陈永华和吴宏济说,“那我们先行告辞了,免得外人生疑。”
吴三桂送别台湾使者,心中思绪万千。看来起兵反清不仅是他一个人的心愿,也是天下人之所望。“是时候做出决断了。”吴三桂想到了陈圆圆,他要把心声吐露给她。
♂狂♂人♂小♂说♂网*♂www.du♂shu.k♂r♂丝♂路♂文♂学♂网*♂www.su♂ns♂il♂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