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捡块废铁当宝贝 (.org)”查找最新章节!
周长河给王二制定的学习计划很简单,半年时间完成小学课程学习,两门学科,语文和算数。必须掌握三千个常用汉字,会背二百首诗词,阅读六十本中外名著……
这对王二来说是个挑战,平均每天要学十八个汉字,每三天要阅读一本书籍,还要背诗词,学算术。周长河使用的方法也简单粗暴,一本现代汉语词典,一本《红楼梦》,从第一页看起,不认识的字查字典,做笔记,不懂的便问,坚持到最后,用时一个月。
起先王二学起来很吃力,闹不懂字里行间的关系,繁复的人物、场景,密密麻麻的汉字、词语……这些都认识王二,王二不认识他们。
好在王二脑子不笨,又下定决心好好学,咬牙坚持。用周长河的话说,他已经比别人晚了八年,就要比别人多花费十倍的努力才能赶上。
每天早上五点起床,复习上一天学下的生字和词语,用时两小时。七点做早餐,七点三十分吃完早餐,只留十分钟收拾休息,七点四十准时出现在书房。
午餐周长河准备,免去了王二买菜和家务,专心学习。
进步是飞快的,在王二学会一千个生字开始,阅读变得轻松,进度明显加快,笔记越记越少,问题确越来越多,他开始懂得分析字里行间的意境,懂得每一个近义词语在文中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
周长河很是欣慰,他的眼光一如既往的毒辣。王二是个好苗子。
算术方面,周长河不擅长,只教最基本的四则运算,这一点王二在生活中已经运用得相当熟练,在早年捡拾垃圾卖垃圾过程中,都是分分毛毛的账,王二算得比谁都溜。现在他用成人思维看待小学生应用题,更是得心应手,不在话下。
学到后面,王二基本甩开了词典,能够单独阅读了。周长河便开始尝试采用情景对话的形式,旨在提高王二的语感。周长河声情并茂,将红楼里人物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王二也受到感染,充分享受文字和语境带来的冲击和快感。
文学真美啊!王二一头扎进文海里无法自拔,忘记了时间,忘记了一切。连心心念念的小云都忘了。
厚厚的红楼读完,只用了二十四天,比预期快了近一周。王二迎来了第一场月考。考题很简单,默写《葬花吟》,并将它翻译成白话文,强调要描写出人物的情感。
就这点而言,周长河拿王二当高三毕业生对待了。本不抱任何期望,结果却令他吃惊。王二不仅高质量完成了月考任务,其白话文稿甚至还有些许文采,甚至将黛玉生与死、爱与恨复杂斗争中的焦虑与迷茫的感觉完整地描述了出来,实属不易。
月考结束,为了奖励王二,周长河把手机还给了他,还放了一天假,愿意去哪去哪,愿意干什么干什么,甚至给他发了两百元现钞……
接到手机的那一瞬间,王二有些迟疑了。周长河定的规矩,学习期间手机没收,他已经快一个月没碰手机了,有些不习惯。
开机的那一瞬间,微信“叮咚”的声音持续了很久,差点将他这部即将退役的二手手机卡死。消息记录九十九加……
王二的手有些发抖,一共一百三十八条消息,全是小云……
他从第一条开始阅读,读得很慢。期间也有语音消息,早起的都因为时间过长无法打开。刚读完红楼的王二,对小云消息里的情感有了深一层的感悟,他脑子里满是黛玉、湘云……
这种怨念何其相似。
不能等了,王二几乎是用抢的姿势抓过了周长河的奖励款,胡乱套了一件短衫,冲锋般出门了,连鞋子都没穿好。
周长河目瞪口呆,不知所以。唯一能解释的是:这孩子被关疯了……
王二冲进医院的时候,满头大汗,脸色苍白,脚步踉跄,呼哧呼哧穿着粗气,大家纷纷避让,以为是刚送进抢救室的病患家属。
冲到高干病房,王二几乎用尽了全身所有的力气,扶在护士站的大理石台面上,佝偻着腰,张大嘴巴喘息,像一条刚刚完成追捕任务的猎犬。
偌大的护士站,熙熙攘攘,护士们忙进忙出,病人及家属申请冷漠,没人关注到王二。还是李姐发现了他。
“哎?你不就是那个,那个……”
“对,李,李姐……我……”王二一边喘息一边说,含糊不清。
“怎么了,怎么了。坐下说。”李姐扶着王二坐在等候椅上。
“我找……找……”
“找小云!”
“对!对……”
“她今天休息,你找她什么事?”
“没,没事。”王二一脸失落,起身走了。
在医院院落的石椅上,王二缓了很久。他再次拿出手机,给小云回了条消息:我刚去医院找你了。
很快,消息回了过来:我以为你消失了呢!在哪?
王二拿起手机拍了照发过去。
“我在紫薇花园,你来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