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头看向晓晴。
小姑娘笑得眼睛弯成月牙儿,脸蛋红扑扑的,让人不禁想跟着她一起笑。
钱升将风筝线递到晓晴手中:“你来。”
晓晴接过,两人欲盖弥彰地想要避开对方的手,却还是若有似无地碰到了手。晓晴不敢抬头看他,低着头将线接过。
男子的气息笼罩自己周围,晓晴有些呼吸不过。钱升递过风筝线之后便推开半步,晓晴这才红着脸抬起头,扯了扯风筝线。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她始终觉得钱升的目光看着自己。好像还笑了。
她心不在焉地放着风筝,忽然被人一撞。
晓晴惊呼一声,朝一旁倒去,钱升眼疾手快地搂住她的肩膀,将人带到自己的怀中。
晓晴一下倒在钱升怀中,手指像是不听使唤,风筝线从手指松开,一阵风刮过,风筝线从在指尖刮出一些敏感的痛觉,晓晴这才回过神。
她伸出手刚刚抓住风筝线,就被钱升的手包裹住。
接触的那瞬间,两人都僵住了。
钱升看着晓晴通红的耳垂,松开了手,道:“我们去逛庙会吧。”
晓晴点点头,钱升接过风筝线将线收紧然后拿着风筝朝庙会走去。
庙会摆在南吾山脚底下,此时人已经来了许多,两人挤在人群中,不自觉地就会靠在一起,时不时肩膀会撞一下。
躲在人群中隐秘的触碰,更让人悸动。
晓晴偶尔会抬头看着钱升的侧脸。他下颌线很清晰,鼻梁直挺,眼神总是沉静的。
好像很小时候就是这样,用这样沉静地眼神看着自己,默默无语地将自己背了十几里地。
那时虞城的冬天,她随小姐下山时,不小心从山路上摔了下去。
她摔下去时将脚崴了,脚脖子肿大了一圈,根本走不动路,虞城的冬天很阴冷,钻骨头的那种,她缩在一颗树下,差点以为就等不到人来救了。
然后她就看到了钱升,男孩沉默地站在一颗树后,眉梢都染着雪,看到在坡下披着红色披风的小女孩,忽然很轻的笑了一下。
他走过来,二话不说地将蹲下,然后将自己背回了江家。
晓晴垂下脸笑了下。
“笑什么?”钱升看着她圆乎乎的脑袋,问道。
晓晴摇了摇头,她余光里瞥到一个面具。面具涂抹着油彩,诡异又可怖。她抓起两个一看就是一对的面具,悄声问道:“大伯,两个面具怎么卖啊?”
“二十文。”
钱升将铜钱递到老板手中。
已经到了用晚饭的时候,庙会时吃的是南吾山上的斋饭,味道很淡,但闻起来还是挺香的。
晓晴拿着两个面具走在前面,指了指前面那个用斋饭的地方:“我们先去吃完饭吧。”
“嗯。”
两人走到一旁坐下,晓晴挑了一个递到钱升手里:“天暗下来的时候要戴上面具,我们吃完饭估计天就彻底暗了。”
钱升接过面具,将它放到桌角处。
老板很快端上两碗白饭,几碟素菜。
晓晴这辈子头一次吃饭这么斯文,以至于钱升问了她一句:“吃饱了吗?”
晓晴微笑点头:“吃饱了。”
外面天已经暗下来,灯笼一盏盏亮起,人群带着各样的面具在里面穿梭,像是到了另一方世界。烟火气一下飘得远远的,却又近在眼前。
晓晴戴上面具,拉起钱升的手腕:“我们出去吧。”
钱升将钱扔在桌上,跟着小姑娘跑了出去。
两人融入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暖黄的光照在人身上,,把心里那点消失的胆怯也照得发了光。晓晴没有松开钱升的手,反而转过身拿过他手里的面具,踮起脚戴戴在他头上。
钱升长得高大,特意低下头,两人的脸靠得很近,那双眼睛映着几盏红色的灯笼和自己的脸,静静地看着自己。晓晴手指有些不听使唤,栓了好久才将带子绑上。
她后脚跟落地,转过身往前走去,抬起右手指了指前面:“哪里在放烟火诶!”
她抬步准备跑过去,左手忽然被人握住。
她诧异地回过头,就听钱升道:“走吧。”
方才还轻盈的脚步忽然变得迟缓起来,晓晴愣楞地跟在钱升后面,看着男子宽厚的肩背。
山脚下一处宽阔的地方,小孩们跑上去点燃烟花,然后捂着耳朵跑远。
周围的光忽然暗下来,烟火在天际点亮纷飞的那一瞬,晓晴跳了起来:“好美!”
她转头看向钱升,就见他已经取下面具,凑近自己,烟花又响了一声,他们站在树下阴影不惹人注意的角落里。
明灭的光影中,他的唇隔着面具缓缓印在自己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