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泰领兵走出辽阳城的那一刻起,失败的结果就已经注定了……一将无能,害死三军啊!
而这五天激战下来,五万明军精锐伤亡过半!更有近乎全部的领兵总兵官全部战死!
先有辽东总兵官梁仲善战死!又有辽东总兵官朱万良战死!再有辽东总兵官李秉诚战死!另有辽东总兵官侯世禄战死!并有辽东总兵官姜弼战死!
辽阳城全部的五位总兵官,全部战死!英烈的鲜血,洒满了辽阳城外的大地!
甚至在战局最危急的时刻,袁应泰把手下家丁组成的“虎旅军”都派上去助战了……等于派出了他的警卫营!派出了明军可以最后一搏的力量!
可是结果呢?在最基本的战略错误之后,再高明的战术都无法弥补了!
所以哪怕袁应泰用尽全力,依然被后金军无情绞灭的!依然无力回天!无力回天哪!
所以在第一天战事刚起的时候,我军是出城五里而战的。
而打到现在之后,在后金军的强大攻势下,在后金军野战无双的优势得以淋漓尽致发挥的情况下,我军已经一路败退!
甚至退到最后都退无可退!都直接退到了辽阳城外的护城河边!数万大军挤成了一团呀!
而再接下来因为完全失去了建制,失去了对部队的控制,数万明军都互相拥挤踩踏!最后都有三千多人被活活挤入护城河淹死的……护城河的河面上都飘满了我军的尸体!
而袁应泰呢?到了这步田地,才发现实在不能再打野战了,这才无奈退入了辽阳城中继续防守。
不过这位拗经略骨气还是有的,退入城中之后,他依然和一些忠于职守的官员一起守城,例如和一代名臣,辽东巡按张铨张老大人分段固守,希望有奇迹发生!
只可惜奇迹并没有发生!辽阳城大势已去了!
甚至就在退入城中不久,袁应泰就尝到了树倒猢狲散的滋味!
临近傍晚时分,南门城墙上。
“快叫牛维曜和邢慎言来见我!本院要安排守城方略!”这时退守南门的袁应泰,还想继续守城呢!这样兵备道牛维曜、监司邢慎言就是很重要的。
只可惜他正满心指望着他看重的心腹来助他一臂之力呢,他的亲卫统领已经脸色灰白的向他禀报:“大人,指望不了他们了!末将刚刚看见他们已经带着手下家丁出城逃了!”
“什么?”袁应泰听了身子都是一晃啊!这怎么可能?这两人都是他看中的贤臣!是可以放心把辽阳城托付给他们的能臣啊!
这些人平时和他侃侃而谈如何守城,深得他的欣赏,可是现在这种关键时刻,就是这样回报他的吗?
甚至他这时才想起了当初高耀晋看见他这些贤臣时的那种不屑……当初还以为那是少年人年少气盛,可是现在看来……是他瞎了眼啊!
不过袁应泰还不死心,厉声高叫道:“那高出总在吧!快叫他来见我!”
“呵呵,高按察使比那两位溜得更快!”他那位亲卫统领听到他提到了高出,就是惨笑道:“据守城士卒回报,他早在今天中午就开溜了,大人您还指望他吗?”
“什么?”袁应泰听了只感觉天旋地转,好悬没跌倒在地啊!高出是这三人中他最器重的!可是现在呢?最器重的人反而溜得最快?
在这一刻袁应泰感到了深深的悔恨……他最信任的人,他寄予厚望的这些人,往日之言犹在耳边,现在却已经纷纷离他而去了呀!
他们昨天还信誓旦旦保证……让本院放心出城作战,他们一定会守好辽阳,以为后援,难道都是放屁吗?
然后再联想到高耀晋费尽心力送来的那份信中,其中有专门提到这三人不可相信,不可重用,只可惜都被他一笑了之。
“本院识人不明啊!”袁应泰这会后悔的都仰天长叹!只可惜到了这步田地又有什么用呢?
“那现在还在坚守的还有谁?”袁应泰就是哆嗦着问道。
“比较重要的只剩下一个张铨张老大人了,其他人都……”
“什么?居然是张老大人还在坚守?啊啊啊!”袁应泰这会终于意识到,他以往的固执己见,一味执拗,到底犯了多大的错误!
别人都是亲贤臣而远小人!可他倒好,像那个扶不起的阿斗一样反过来了……亲小人而远贤臣啊!所以辽阳城焉能不败!所以落到这步田地!还能怪谁!
(并且这时就能看出,双方统帅军事才能的巨大差距了!
例如对于这种大批逃亡,有了那样的高级官员带头逃跑,以至于其他中低级官员逃跑的还要多!人数之多都已经无法统计了!
所以看见这种情况就有后金将领向老奴请示,要不要封锁城门?不让这些人逃出去!狡猾的老奴却是断然否定了这一建议!为什么要封锁呢?而是要任凭这些人逃出去!
因为留下这些败类没用,反而是让他们逃走,换个地方继续当官,继续占据高位,以后他们大金国进攻那些地方,才能继续上演今天这一幕啊!所以说辽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