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头老驴四蹄疲软的坐下,趴在土堆旁顿时哀叫起来。
驴叫是什么模样?
还是不要再体会的好。
余客见此场景,不觉身领神会,拿着酒壶饮了口气,辣的五官皱在一起,随后好好大笑:“驴兄,莫不是昔日情人,果然是个驴玩意,这么久都让人家恋恋不忘。”
忽想到要是自己死去,在原先世界起码还有亲人为之伤心,在此异乡又有谁能为我掉下两颗泪珠呢?不觉羡慕起埋在下面的老驴,悲从中来,又是饮了大口酒水。
正在这时,那俩和尚走来。
老和尚站在老驴身旁,再此念了声佛号。
余客没和他们出家人打过招呼,但素来敬佩,如此便有些不知所措了。可谁知那老和尚抬起脑袋,盯着余客,真像那寺庙中的金刚怒目,喝道:“是你再此大声喧哗?”
要是玄武城弟子见此,或许会与这和尚怼上两句,但余客不能。他本不是这世界上的人,就像去别人家做客,做点事情都要小心翼翼的。
在自家可以随地丢垃圾,但是在别人家丢垃圾总是有点不自在。
“大和尚意欲何为?“余客暗运灵气,注视着那老和尚的眼睛。
老和尚奇怪的看了看他,旁边小和尚拉了拉老和尚的衣袖,劝道:“何必怪这个大哥哥,要是能领悟便永远可以领悟,这种还要靠契机的还不是自己能力不够,领悟不够?怨不得他人,大和尚。”他害怕他为了自己犯了杀戒。
但老和尚此时却犯了差别心。要是年龄比自己高,那么实力也比自己高自然物化所示,但这一小娃娃又怎能和自己媲美?
再者,媲美自然无所谓,但要一次堕了灵山的名头又岂不是罪人?
小和尚也是机敏,对着老和尚大声喝道:
“不思善,不思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这是当初慧能与慧明的一则公安。小和尚此举也是想让那老和尚看到自己,但首先要先去除世俗的权力,名利,知识等等。
河水潺潺,闻得老和尚猛的一声爆喝,河水炸裂起来。
余客顿时感到一股压力消失,很是气愤,怒道:“你这秃驴,遇到你们真是倒了八辈子霉。”
“阿弥陀佛,真是抱歉,小僧刚才着相了。”
余客见这样一个老和尚很是滑稽的称自己为小僧,笑道:“老和尚客气。”
却又见旁边小和尚满是好奇的稚嫩问道:“大哥哥,为何称我们为秃驴?”
余客自然也不知道这为何而来,这当然也是自然而然的叫了出来。眼角看到还在哭泣的老驴,笑着问道:“这头老驴你们佛门之物?”
小和尚答道:“对。”
“你看你们脑袋秃秃的,而这头驴我看着可比你们更像佛祖,于是这秃驴便自此而来了。”
“阿弥陀佛,原来如此。”老和尚和小和尚同时念了声佛号。
“小和尚,你是不是叫江流子?”余客可这小子生的俊朗,长大说不定又是个御弟哥哥,好奇问道。
“不是不是,我叫智觉,大师傅说我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从江上流过来的是我师兄。”
余客见那老和尚念了声佛号便低下头不再说话,又像极了寺庙菩萨低眉的样子,问道:“你们是去玄武城?”
“没错,我们打算在那住上几天。”
……
于是,路上一头老驴,两个赤脚的和尚,一个道士便走在了一块。
只是那么许久,余客见那老和尚总是不说话,就连智觉小和尚也是闭上嘴不说,于是闭上眼睛寻了几个问题问道:“大和尚怎么看那些披缁削发,科敛人财,聚集男女,阳为拜佛看经,暗里偷情犯法,伤风败俗,紊乱朝纲的一些人?”
余客没有点名道姓,只是形容了一下没有头发的人。
老和尚眉头皱了一分,念道:“阿弥陀佛。”
余客又道:“怎么看那饱衣暖食,游手好闲,口诵弥陀,心藏荆棘,蠹国害民,叩头乞食,屈膝桥栏,匍匐途路,沿门打坐,送渡求钱之人?”
老和尚眉头又皱了一分,念道:“阿弥陀佛。”
小和尚听闻笑道,稚声道:“莫不说和尚,各家传承,各家山头也大有这样人在。只是希望更多的人做那些苦海慈航之事罢了。”
老和尚眉头舒展开来,眯着眼睛又摸了下小和尚的脑袋。
余客有些愧疚,决定让他们住在臭水巷少要些钱。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这个人仙很多余 (.org)”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