呀!娘,您不是一直希望二郎能如此吗?如此,您也不用整日地担心他了。”
李耹也觉察到弟弟的改变,并为之欣喜。想到以后若是都能如此,自己的儿子也能安分些。
李耹笑着说道:“这几日,诵儿也与女儿说,说他这个小舅舅有些不像将军,竟然病成个士子了。”
李云氏闻言,笑道:“士子有什么不好?诵儿那个小猴崽子还整天地喊打喊杀,你也不知道管教管教。”
“哎呀,母亲,这您可冤枉女儿了。郭诵的那身本事还不是二郎教的,您做外祖母的不是也没管吗?”
说着,李耹撒娇般轻摇了一下李云氏的手,将身子贴在了母亲的胳膊上。
不管多大,在母亲的身前,李耹觉得自己永远都是个孩子。
“那年二郎带着诵儿去雍州,两个小小年纪的人跟着人家大王爷去平叛,女儿都要吓死了,整日里心悸得不行。”
李耹说着,轻抚了一下前胸,笑道:“没人能管得住诵儿,就这个小舅舅能治得了他。”
李云氏亦是点头道:“说的也是,打小诵儿就跟在二郎的身边,什么都听他的。”
“唉...”
说到这里,李云氏心生感慨,不由地长叹了一声。
“什么督护将军,什么侯爵尊位,我看现在这样就好。反正家里也有些产业,更不愁那衣食,一家人都能平平安安的才是最好。”
李云氏并非是寻常的村妇,显贵的日子她也是经历过,可到头来又怎么样呢?她不想小儿子也走上那条路。
“说什么大丈夫建功立业,扬名于世,如今这世道就算得了功名,又能怎么样?若不是如此,你父亲与大郎也不至于身死战乱。”
说到此处,母女二人都深感心伤,眼中也都不由地泛起了水花。
就在两母女伤心落泪时,对面的房门开启,一身宽袖青衫的李峻走了出来。
其实,两母女刚到过廊时,李峻就已经看到了她们,而她们也是李峻醒来后见面次数最多的人。
母亲与姐姐,这是她们的身份。
李峻觉得,既然自己承认了这个世界,那这个世界所附带的一切就该理所应当地承认,诚如眼前的母亲与长姐。
站在母女二人的面前,李峻躬身执礼道:“不知母亲,长姐何时到来?世回给母亲见礼,给长姐见礼。”
李峻的动作做得娴熟,问候也说得自然。自醒来后,他在诸多方面都下了不小的功夫。
不过,这并非是李峻的表面功夫,在他的内心也同样尊重着眼前的母女二人。
因为,李峻在卧床养伤时,眼见且感受了这对母女的情真意切。
固然,李峻也清楚,这份情意对的是这个身体的原主。
但如今他成为了这个人,也就得了人家的母子、姐弟之情。这份情意是真的,自己也应该用真心来回应。
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成为了这个世界的人,那就应该将她们看作家人,也算是一种补偿吧!
看着前来见礼的儿子,李云氏慈爱地笑着。李耹则上前一步,轻抻着弟弟长衫上的一处褶皱。
“二郎,你也别总留在屋中,要多出去走走,这样对更有利于身子的恢复。”
李耹是长姐,又极是疼爱弟弟,说话做事总有着长姐的姿态。
“另外,有些事情让下人做就行了,你这身子刚好些,别再累坏了。”
李耹抻完了褶皱,又将李峻腰间的束带正了正,这才满意地笑了起来。
李峻一直都恭敬地站立,目光温和且带着笑意。本就俊朗的面容,更显出了几分儒雅之气。
这时,一滴残留在廊檐处的雨珠落了下来,在李峻的肩头处湿了一个圆点,李云氏抬手抚了抚那湿处。
“峻儿,你长姐说的对。虽然娘不希望你像以前那样痴迷军伍,但也别闷了自己。”
李云氏说着话,握起儿子的手,放在了自己的掌心上,继续道:“你长姐在家中住的时日不短,今日便要回去了,你去送送她吧。”
对于儿子的突然改变,李云氏多少还是有几分担心。
若能断了军伍的执念固然是好,但要是就此闲出个心病来,这也是做母亲的李云氏不想看到的。
在坪乡,李家与郭家相距并不太远,但因两家分住于东西两端,来往之间也需要大半日的行程。
坪乡地势平缓,道路并不难行。
然而,因为近几年的年景不好,多地都出现了大灾与民变,从而导致流民增加,盗匪猖獗。以防意外,大户人家出门都要有家丁护行。
故此,李云氏让李峻送李耹回家,也正是出于这一层的考虑。
午后,李耹拜别了母亲,在一众人的跟随下离开了李家庄。
李峻与李耹的长子郭诵骑行在最前端,李耹所乘坐的马车在后,十几名身强体壮的家丁则随行在马车周围。
这段时间,李峻感觉自己的身体恢复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