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圣归来第十九章 不会重现
第十九章
1.
雪莲农庄的秋天像一块多彩的画布。黛色的天空下面是墨染的松林,松林脚边是湛蓝的湖水,湖水一旁是金色的田野。刘敏和各局委的干部职工正在帮助农民秋收。割完一垄,刘敏放下镰刀坐在田埂上,摸出女儿的照片。女儿的笑脸很像何帅,有些腼腆、有些害羞,但是两条又粗又黑的辫子像极了自己。个子长高了不少,也胖了许多,唯独两颗脱落的门牙让人心痛。女儿生下来只有四斤多重,吃了三个月的奶就送回了老家,爷爷奶奶用面糊和豆浆把她养大。原来还担心她养不活,现在看来一切都好。只是天天闹着要爸爸妈妈,听了让人心酸。
看完女儿的照片,刘敏又掏出何帅的来信。何帅说水电站的建设已进入关键期,可母亲生病住院没人护理,女儿上幼儿园无法接送只能天天关在家里,一老一小吃饭睡觉都是问题,希望刘敏能提前回去照顾母亲和孩子。这么多年,刘敏自知亏欠家人和女儿太多,现在,自己负责的生猪养殖和果园建设工程已经陆续上马并正常运转,终于可以安心回去了。她掏出纸笔写下内返申请,看看后装进口袋。拿起镰刀抓住青稞,她忽然又想起什么。
中午吃饭时,刘敏坐在核桃树下揉着糌粑,想着刚才的心事。糌粑刚揉成一团就被已是县委书记的次仁抓走了。次仁边吃边说:“还记得你刚来那年,硬拉着我去找地委领导修改财政预算的事吗?”刘敏重新添了些青稞面揉起来,“大家都说我不知天高地厚,敢和你叫板。”
“不过后来证明还是你对了。远了不说,就说你提出的把财政资金向农田水利建设倾斜的建议,不仅解决了农民生活用电问题还有力发挥了农田灌溉作用。你看,水电站试用第一年我们就迎来了丰收。”
“肚子饱了,但钱袋子还是空的。要想富还得再想办法。”
“怎么,你又有什么新点子?”
“我们这里是‘五分草地三分林,剩下二分是荒地’。草地面积虽然占总面积的一半,但受自然条件的影响,牧草生长缓慢,草场质量差,这些都限制了畜牧业的发展。而条件相对优越的河谷地带,耕地面积不足三分之一。高海拔的山区,开发难度又大,这就逼着我们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想办法。思来想去,只能在粮**细加工上做文章。”
“你是说再把糌粑面磨细一些?”
刘敏问身旁的秘书,糌粑还有什么吃法。秘书眨眨眼,说加酥油揉成团吃,要不就搅拌成糊糊喝。刘敏又问司机是否吃过其他口味的酸奶。司机抹了一把嘴,说吃过加糖的酸奶。刘敏说:“记得我第一次把糌粑和干肉带回去让家人品尝,他们不是当着我的面吐了,就是背着我悄悄扔了。当时我非常生气,后来一想,他们一定是接受不了这种味道。后来我们改变牛肉的口味就赢得了市场。青稞面也可以试试嘛!”次仁问她怎么改。刘敏说:“据我了解,青稞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显著的医药保健作用,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氨基酸,营养价值极高,加上其生长环境洁净,正符合现代人环保、绿色、健康的饮食理念。如果我们改变传统的食用方法,不愁找不到销路。”
“怎么才能让大家接受我们高原的美食?”次仁问。
“把青稞粒煮熟放在酸奶中,再加些蜂蜜,或者加上我们这里的天然水果,把酸奶做成含果肉的时尚饮品,怎么样?”刘敏说。
“咦,怎么没想到还有这个吃法?”次仁说。
“这只是个思路。我真正想做的是建一个面粉加工厂,把青稞加工成面条、饼干、面包以及适合老人和孩子食用的营养粉,肯定打开市场。”
“对呀,这样青稞面不就进入千家万户了!”次仁放下茶碗,让秘书赶紧把县委班子的同志叫过来开会。
班子成员抓着糌粑坨坨、端着酥油茶走过来,大家纷纷站起来给他们腾地方,把几个光亮平整的石头让给他们。次仁赶紧让刘敏把刚才的设想给大家说了一遍。刘敏说完又补充道:“我们可以在条件好的农庄先做示范,建起的青稞生产基地和青稞面加工厂不仅能提高农民的收入,还能有效解决当地劳动人口,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摸索了这么多年,我认为只有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围绕农业产业化和科技创新做文章才能实现土地增效,农民增收。”
大家听了非常振奋,认为雪莲县只有从单一的原始农牧业生产方式中走出来,才能推动农牧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但也有人担心资金和技术问题。刘敏说:“这个问题我想过。目前,各省市援藏建设中就有农产品加工项目,只要我们积极争取,是可以得到一些资金扶持和技术指导的。我们需要做的是尽快确定优质青稞生产基地,选好加工厂的厂房位置,确保充足的原料供应,做好宣传和发动,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大家再次展开讨论,认为有必要进行一次大胆的尝试。
次仁说:“刘敏,方案是你提出来的,就由你牵头!”刘敏把申请书掏出来说:“我已经欠了父母、爱人、孩子一屁股债了,这次说什么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