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朱永年和朱元璋简单的探讨了一下,如何制造舆论,进行招兵宣传。
采用了当时造反创业者普遍采用的方式,就是用一些神神叨叨的方式进行传播。
制定了一个将造反舆论打油诗,塞进猪肚子里的办法。
虽然办法不是特别高明和雅观,但胜在通俗易懂,朱元璋对此表示同意。
如果进行舆论宣传的打油诗,再写的靠近朱元璋一些,那么就有很多人自然而言的联想到他。
所以他比较关心这首诗的问题,没想到朱永年早已经写好了宣传打油诗。
他看过之后,不由得的觉得妙。
你道这首打油诗如何写的。
全文如下:
天魔舞动人心乱M.XζéwéN.℃ōΜ
石人一出天下反
救世魔王四处起
唯有佛门降明王
明王出生火冲天
荡涤黑暗迎大明
鄙人觉得这首诗,文采非常一般。
倒是也道出了当时社会,一些现实状况。
天魔舞乃元朝最后一个皇帝喜欢的舞蹈,当然是性质比较那啥的舞蹈。
这家伙不务正业,天天搞一些【房间里】龙飞凤舞的事情,不问政事。
正因如此,才被下面的奸臣欺瞒,导致各路起义军风起云涌。
前三句话,基本就是介绍了这个时候的社会环境以及起义背景。
直白一点说就是:
元帝是个小混蛋,弄的老百姓心不安,民间开始有造反的了,但都不是正统,都是造反大魔王。
【唯有佛门降明王】
从这句话开始就争正统了。
那些造反的大魔王都白叼搭,只有佛门里降下来的明王,才是天命所归之人,大家都快来投靠吧。
这句话也有很深的群众基础。
要知道,韩山童虽然不是【元朝末期】反元第一人,但应该也是第二个。
第一个应该是台州海盗方国珍。
元朝中期的那些造反的就不提他了。
韩山童是宗教世家,祖上好几代都是白莲教众,后来吸收了摩尼教教义,经过发展,创立明教。
他们暗地里,宣传黑暗降临,明教弥勒佛降世,带领人民走向光明。
就像末世降临,末法时代,有什么紫薇星君出现巴拉巴拉的一个样。
皆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蛊惑人心用的。
韩山童起事采用的就是明王降世的口号,响应者云集,头戴红巾,风靡全国,成为了当时最时尚的头饰。
这个创业理念,深得人心。
别的起义军一看,这个宣传口号太实用了,于是都纷纷模仿这种造反创业模式。
毕竟模仿、借鉴是我们的一大特色。
韩山童吸收了很多明教教众,吸引了广大过不下去的老百姓起来造反。
有一句话叫枪打出头鸟。
方国珍虽然是元朝眼中钉,但这家伙一会投降,一会造反,反复无常,没事往海上跑,是个大海盗,元朝根本拿他没办法。
但是你韩山童就不行了。
好你个家伙。
我他娘的梳理黄河,是为了发展水利,发展农业生产,你倒是好,弄个什么明王降世,弄个小石头人埋在黄河里,再假装挖出来,弄个什么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来造我的反?
不仅如此。
还自称宋徽宗八世孙。
人家他娘的姓赵,你他妈的姓韩!
这不是扯犊子吗?
外孙吧!
那还能行吗!
于是就让地方官围剿。
韩山童等人,在秘密宣誓起义的时候,消息走漏,被地方武装部队袭击。
刘福通护住韩山童的儿子杀出重围,韩山童没逃出去,不幸牺牲。
历史上只有零星的记载。
估计韩山童团伙,是被朝阳群众举报了。
不然的话,以他的水平,不会那么轻易死掉的。
要知道,他抓取的造反创业时机,恰到好处。
当时正是元朝疏通黄河,抓壮丁,民怨四起,连年饥荒的时候。
那些壮丁,可憋了一肚子火。
只要有人点上一把,星星之火,迅速燃烧,黄河两岸,闻风响应,随后蔓延了全国。
可以说,他是元朝末期,造反人的精神领袖,全国都模仿他的创业模式。
打着红巾军旗号造反的,南北地区都有。
韩山童被元军杀了之后,他的儿子韩林儿可就成了这个组织的头儿。
也就是明教教主。
这里当然没有张无忌什么事。
就连与韩林儿他爹一起起事的刘福通叔叔,都尊奉韩林儿为——明王。
有点儿挟【明王】以令天下红巾军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