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太阳炙烤大地。
朱永年在一个傍晚,来到了燕王府。
燕王朱棣这个时候早在姚广孝的建议下,在后宫秘密打造兵器,以应对朝廷对他的绞杀。
作为一个从战争中走出来的战士,朱棣是不会坐以待毙的。
诸王被削,下场他都看见了,也到了该反的时候了。
这是朱允炆这个大侄子逼的,他没有办法,只能做好造反的准备。
对于朱永年的到来,朱棣不知道他按的什么心思。
但是作为他曾经的老师,教授他四书五经的老师,他对这个老师还是极为佩服的!
难道是朱允炆派来的说客?
不过听说父亲死后,朱允炆曾派人去山东请朱永年出山,他并未同意,为什么来到我的府上。
朱棣心机颇深,并没有立马宣见朱永年。
朱永年也不以为意,将一封信递给看门的,让他转告朱棣,今天必须得见到朱棣!
门卫没有办法,就拿信交给了朱棣。
朱棣见信之后,看完,皱起了眉头。
信中直接点点出了他在后院地下建造兵器库打造兵器,而且养了鸡鸭鹅掩盖。
这件事是王府中的机密,他朱永年人在山东怎么得知的!
说实话,朱棣真是吓了一跳。
如果不见朱永年,这家伙一生气去应天将这些事情告诉朱允炆,可就大发了。
想到这里,他就让手下宣朱永年见面。
见面之后,朱棣很是客气,开口就喊:叔叔。
朱永年这个时候的年龄已经是七十多岁了,但是岁月在他的脸上并没有痕迹,还是当年二十五六岁的样子,朱棣在他面前也老上不少。
朱棣听说过朱永年不老容颜的事情,有人说他长生不老,有人说他是张三丰的徒弟学了长生术,一开始他还不信,后来有一次去山东拜访朱永年,看到他年轻容颜的时候,才确信此人是长生不老之人。
这是一个传奇人物。
朱允炆多次想拉拢朱永年,但是朱永年对朱允炆的削藩是持反对态度的。
他曾给朱允炆写信说,要善待自己的叔叔,要用怀柔的态度处理藩王的事情,不能铁血削藩,但是朱允炆不听,他只好来找朱棣,助朱棣一臂之力,就像当年他助朱元璋一臂之力那样。
朱永年叫了声大侄子,大马金刀的坐下,然后开口就说。
“我可以帮助你夺得天下,但我有一个要求,就是留朱允炆一命!”
朱棣装疯卖傻:你说的什么?我听不懂!
朱永年道,你就别装了,现在朱允炆已经决定对你动刀子了,你这个人我从小看到大,你是不会坐以待毙的,再加上有姚广孝在一旁撺掇,你早晚得反。要知道,当初姚广孝不是想送你一个白帽子吗?
朱棣大吃一惊,这件事是他和姚广孝的秘密,朱永年怎么会知道。
他自然是不知道朱永年是从过去穿越过来的。
朱永年一席话,就镇住了朱棣。
朱棣也不装疯卖傻了,忽然就哭了起来。
他边哭边说,我这个侄子不靠谱呀,一上台就削藩,搞得人心惶惶,皇家不聊生呀。我秘密打造武器也没有办法,是他逼我的!
朱永年道,那还说什么。直接反了就完了。不要等朱允炆都准备好了。如果等他将你身边的人都调干净,北平军马各个职位全部换成自己人之后,到时候你就是一只飞不出牢笼的孤燕,他怎么捏你怎么是,所以你抓紧下定决心反吧!
朱永年的一席话,终于让朱棣下定了决心。当天晚上他安顿好朱永年,招来了姚广孝。
姚广孝对于造反的态度也是,箭在铉上不得不发了!
不过如何反,朱棣心中有自己的一套计划,他必须要占据舆论高地。
第二天他就上书朝廷,要求给父亲朱元璋扫墓。
朱允炆接到信之后,大吃一惊,心想,这个四叔不是自投罗网吗?
这个时候正是想拿掉他的时候,他竟然敢来应天!
他急忙招来,齐泰,黄子澄来商量这件事。
齐泰的态度是,燕王只要过来,直接拿下。
朱允炆觉得这样做比较过于着急了,毕竟周王自焚对他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周王自焚,是自发行为,如果说他亲自下令,将朱棣拿下,那么天下舆论可就占到了朱棣这边。
会说朱允炆不仁不义。
要知道,他是儒学的倡导者,是要以文治国的,不然也不会有建文帝这个称号了。
黄子澄说,既然不能明目张胆直接拿下朱棣,那就先看看朱棣来京城干啥吧,相机行事。M.XζéwéN.℃ōΜ
朱允炆说,也只能这么办了。
随后一道诏书下去,准朱棣进京城扫墓祭奠。
朱棣带了三个儿子一起去应天。
他这次来主要的目的是来争取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