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教授这话一出,张伟心里突然就咯噔了一下,难道鳖宝一网子下去还有漏网之鱼?
其他三位教授虽然性子沉着,但听到这个消息还是第一时间围了上去。
“老华,老李,老胡,瞧瞧,怎么样!这青花瓷,不是假货吧!老李,你怎么看?”
“我瞧瞧,我瞧瞧,
不错,斗笠碗,标准的康熙时期流行风格;
不错,看胎釉的话,康熙早期胎体厚重,器口多用酱黄釉;中期胎体相对较轻,有厚薄之分,釉色洁白光亮,呈粉白色;晚期胎质较为细润,釉色青白。
整体风格,非常偏向康熙中期。”
“老胡,你的看法呢?”
“嗯,差不离了。
如果论纹饰,康熙时一般用瑞兽、八骏,冰梅、朵梅、福寿葡萄、牡丹博古、草龙、人物这些素材。
这早期的话,一般是纹饰与题字相配合;
到了中期,纹饰题材逐渐丰富,包括《滕王阁序》《岳阳楼记》等等长篇诗赋,经常出现在中期青花瓷上;
晚期,纹饰用的画笔纤细,手法细腻,画风趋向图案化,人物故事、山水楼阁的出现频率也是越来越高。
据我判断,这上面画得,应该是康熙打葛尔丹。
差不离,是真货。”
最后,名望最高的华教授也接过了那个茶盏,他端详好一会,终于给出了定论:
“嗯,康熙晚期青花瓷经常用六字三行双圈款,这个款识,对得上。
不管是造型、配体、材质,还是画工、调色、内容,基本可以确定,这茶盏,是康熙中晚期的民窑真品。”ωωω.ΧしεωēN.CoM
听了泰斗们的分析,摊主越来越激动,就差没跳起来了,他赶忙问道:
“几位教授,请问一下,这碗值多少钱?”
“小五万吧,差不多。”
“哎呦喂!等会儿啊,等会儿。”
摊主赶忙从摊子后面走出来,打开手机前置摄像头,将自己和邵教授一起框在了里面:
“朋友们啊,邵教授,临海中心大学文学院的邵必殊邵教授!邵教授,您说说看,我这茶盏是真货吧!”
“是真的,没错。”
“能值多少钱来着?”
“四五万的样子。”
“好嘞,谢谢您!”
换做平时,不摆几桌好酒好肉,不送几盆文竹海棠,不给几只画眉鹦鹉,邵教授绝不可能这么给人做鉴定。
可今天,他实在是上头了:
“如何,张总,认输吧!”
邵教授环抱着双臂,昂首挺胸,一副得意洋洋的表情,就差没把“无敌”俩字儿刻脸上了。
张伟似笑非笑,有些无奈地说道:
“输?我怎么就输了?”
“愿赌服输啊!老邵我也不是非要看你那个“独立宣言”不可,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摆在这,你不会想耍赖吧。”
“我一早就说过,只负责鉴定万历朝之前的东西,现在这个茶盏是康熙朝的,怎么能算我输呢?要不咱们再多逛几个摊子?”
虽然张伟说得都是真心话,但在邵教授看来,不过是垂死挣扎罢了,能戳穿他第一次,就能戳穿他第二次。
“行,张总,就依你的来!今天下午我就陪你在这场子里好好转转,保你输个心服口服!”
“求锤求虐,求之不得。邵教授,请吧!”
“请!”
…………………………
时间过得飞快,虽然天气越来越热,天黑的也越来越晚了,但一行五人还是不知不觉逛到了华灯初上。
这一整个下午,四位老泰斗就陪着张伟在逛摊子了,但是他们没有一个觉得是在浪费时间,因为活了五六十年,今天下午,他们可算长见识了!
“那个陶偶,那个铁盘子,是真货!邵教授,不看看?”
“诶,算了算了,你说是就是吧。”
“别啊,看两眼再走嘛!”
“行行行,看看看!”
小心翼翼地接过摊主递来的东西,邵教授虽然眼睛在瞟,但明显心不在焉,完全不想多看这俩物件一眼。
“诶诶诶!老邵,是真的!”
“嗯,我敢肯定,这锈,不是后期处理的。”
“不错,这陶偶虽然年代久远,但很难算得上是工艺品,估计哪户人家捏给孩子玩得,不值多少钱。可话说回来,它还真就的的确确是晚唐那会儿的。”
“嗨呦!张总,长见识了,真长见识了!
我掐表算了一下,你平均下来,鉴定一个摊子只要半分钟!
神人!真神人!”
“过奖了,胡教授,过奖了!”
四个教授,三人对张伟已经佩服到了极致,如果张伟能说出鉴定这些东西的科学原理,他们肯定立马就当场拜师了!
邵教授虽然苦着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