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历三十二年,经过了两年多时间的矛盾积攒,在欧洲大陆这边,民族矛盾终于是集中爆发;而欧洲民族主义复兴的起点和标志,便就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分崩离析;
神圣罗马帝国,又或者称之为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和德意志第一帝国;于七百多年前以日耳曼尼亚地区为核心建国,后续七百多年时间也是不断扩张;
在神圣罗马帝国建议初期,还是一个普通的封建君主制国家,皇帝是拥有实际的权力和相对统一的中央集权的;这个时期的神圣罗马帝国还是比较类似中原地区的周王朝,
在国家体制类型上有相似性;但是后来神圣罗马帝国的国家体制发生了改变,这一点也与中原地区的周王朝极其类似,整个国家成为由数百个大大小小的诸侯国,WwW.ΧLwEй.coΜ
所组成的徒有国家之名的松散的政治联盟体,大概就是中原地区的春秋战国时期,当然有相似的地方,也有迥异的地方;而在松散的神圣罗马帝国联盟体之中,
实力较强的就是七大选帝侯家族,这七个家族都是某个公国或王国的大公或国王,而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也是由这七家选帝侯家族之中进行推选;
当然了,这种推选并不公平,从三百多年前开始,当时的奥地利大公国哈布斯堡家族便是已经通过皇室联姻和金钱贿赂,长期垄断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皇位,
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也就成为了长期以来名义上神圣罗马帝国的首都;这里就能看得出来,勃兰登堡霍亨索伦家族的老家柏林,在这个时候并不是太大的城池;
回到神圣罗马帝国这边,如今的奥地利王国自然也算是实力较强的一个国家,但是在德意志联盟之中,勃兰登堡,普鲁士,萨克森以及巴伐利亚也都是实力不俗的联盟公国或王国;
而且随着帝国在十多年前开始扶持霍亨索伦家族和巴伐利亚家族,这十几年下来,神圣罗马帝国就已经被三家瓜分,其中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占据奥地利,
捷克也就是波西米亚地区,还有西里西亚地区和匈牙利西部地区;然后是巴伐利亚家族这边,占据了巴伐利亚地区,也就是巴伐利亚家族的传统封地,
以及整个莱茵河以东,易北河以西的全部德意志地区土地,其中萨克森选侯国,也被巴伐利亚家族和勃兰登堡霍亨索伦家族联合攻占瓜分;
最后就是勃兰登堡霍亨索伦家族,占据了易北河以东,奥得河以西,萨克森东部地区以北,以及整个丹麦地区所有的土地,在疆域面积上已经不低于奥地利王国了;
三家分割了神圣罗马帝国的全部领土,七大选侯国仅剩下三家,而且更重要的是巴伐利亚家族和勃兰登堡霍亨索伦家族随便啦出来一个,实力都不比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差,
所以名义上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也就是所谓的帝位称号,巴伐利亚家族和勃兰登堡霍亨索伦家族自然不甘心让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继续一家占着不松手;
所以在地球历三十一年年底,神圣罗马帝国爆发内战,当然这个内战并不是巴伐利亚王国联合勃兰登王国进攻奥地利王国,而是奥地利王国自身这边,
在巴伐利亚家族和勃兰登堡霍亨索伦家族的暗中操作下,出现了内部矛盾爆发;这也因为奥地利王国本身就是一个民族成分复杂,甚至于语言文字都不统一的国家,
所以奥地利王国自身的稳定就有各方面的因素勉强维持的;事实上十年前帝国这边灭亡奥斯曼帝国,接管了匈牙利东部地区,分散移民的大量的匈牙利人,
不然这时候的奥地利王国内部更加混乱;不过就目前来说,奥地利王国也不好过,最北边的西里西亚地区,本来就因为帝国这边控制了奥得河以东的土地有些不好管控,
西里西亚地区已经很难继续统治了,结果西北的捷克也就是波西米亚地区又闹起了幺蛾子;在这个时期,欧洲地区这边虽然没有比较成熟的民族主义,
但是民族观念还是有那么点儿的,划分起来当然也比较的简单,就是说一种话用一种文字,长相瞳色和发色一样的,就被认定为属于一个民族;
而在奥地利王国境内,通用的语言何止两三种,东西南北五六种语言和文字,虽然这五六种语言和文字之间有一定的共通性,但总归不是一种统一的语言和文字,
再加上原本就不是一个大一统的地区,奥地利王国最早是公国的时候,领土只有维也纳城周边一小块地区的,单单目前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名义上的领地,
就是几百年不断的扩张兼并的结果,另外的像是匈牙利地区,波西米亚地区,西里西亚地区那就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统一地区了,各地区之间语言文字不统一,
不说高层贵族,底层百姓之间的发色瞳色同样不同,前些年还好些,毕竟吃饱饭就不错了哪还有心思想别的,可是近些年来随着帝国在欧洲大陆上的土地治理和深度开发,
尤其是在东欧大平原上,波兰平原上以及多瑙河大平原上的种植园开发,帝国欧洲控制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