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我有一言,请诸君静听!(下)(第1页)
岳骏德选择这个日子来伯源楼的论战堂,正是存了一番心思要看看民间到底对陛下这次公选保举太子的举动有何看法。 因此,自陛下的旨意颁布,伯源楼里讨论这件事的士子们便是昼夜不得消停,各抒己见,分析利害。 “哼,足下怕是个儒家弟子罢,”另一名坐在兑位方向的士子站起身来反驳,“自战国大争之世以来,礼崩乐坏,国君的继承人又何时以‘年长位嫡’作为标准?皆是能者居之,仅以序齿年幼,出身尊卑来定储君,又何来雄图霸业之说!更何况,足下口中的祖例可绝非我大秦帝国的祖例,周朝的嫡长子继承制若果真有用,那今日也不会是我大秦之天下了!” 诚然,能者居之是春秋战国近百年来的传统和游戏规则,这也正是老孔子毕生以“克己复礼”为追求却在任何一个国家都得不到重用的本质原因。春秋战国,群雄争霸,谁都想成为天下的主宰,因此更看重法家的实用技能,儒家重礼仪规则多于技巧变通,在乱世自然难有出头之日。但今时不同往日,帝国大一统的格局已然形成,若依旧按照战国“凡有血气者,皆有争心”那一套行事,效仿故楚国弑君篡位的传统,政权的崩坏指日可待。岳骏德捏一粒松子慢慢拨开,等着有人反驳那位士子。 “此言差矣,”又是一位士子站起,“足下所言虽有一定道理,但是却并不适用本朝。陛下虽严令禁止传播讨论,但天下皆知‘双龙降世’之异象,若按立长说,公子澈和公子净同年同月同日同时降生,上天岂非为帝国选择了两位储君?足下的意思莫非是破除始皇帝建下的大一统功业,以大江【注1】为界,划江而治么!” 一位丰神俊朗的青年士子起身道:“在下倒有一两点浅见,请诸位指点。公子澈乃是卫皇后所生嫡子,在序齿上又与贾美人所生的庶子公子净不分先后,遵循礼法来看选嫡长子赢澈是最没风险的做法,但是如果当今天子也是这么想,那就直接立赢澈为太子了,又何必搞什么官员保举呢?前朝后宫,帝后不和也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传闻,公子澈的赢面到底有多大,其实很不好说。那么公子净呢?出身虽然低了一点,但是也是正经的公子,所谓嫡庶,不过就是从哪个肚子里爬出来的关系,如果陛下执意废后立贾美人为后,那赢净就是当之无愧的嫡长子。” 果然这一席话引来了短暂的沉默,但沉默很快被打破。 这一番发言引来了在座宾客的纷纷认同,鼓掌喝彩声频起,宾客们从各个方向向这位嗓门洪亮的士子遥遥敬酒以表认同。看来今日论战堂已有胜出者。 岳骏德循声望去,只见一个弱冠之龄的青年士子站起身来,他身穿一件白色袍服,大襟宽袖,袍服上印染着一丛墨竹,同色发带束髻飘于身后,更显得此人玉树临风,鹤立鸡群,不染一丝世事俗尘。周围有人在小声议论询问这白袍士子乃是何人,得到的却均是摇头摆手说不知的答案。 【注1】大江:今长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