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烟,顾名思义是傍晚百姓们在屋外生火,燃起的炊烟。
听闻这镇子原本叫做青燕镇,后觉得“青烟”二字更为贴切些,又能突显出当地百姓的安宁富足,因此便改为了“青烟镇”。
少女点头,刚要追问些什么,就被渐渐逼近的巨大声响打断。
只见那群人个个骑着高头大马,杀气腾腾,从他们身边呼啸而过,一眨眼的工夫便冲到了他们前面去。
人过去倒没什么,只是接连不断的马蹄声差点把驴惊着。
黑驴惊叫一声,板车也跟着剧烈晃动起来,几乎就要倾倒,把板车上的少女也吓着了。
“爷爷,他们是什么人呀?”
少女皱眉。
黑驴好不容易从惊吓之中缓了过来,继续慢慢悠悠前进着。
“不知道。”老者看着那群人远去的方向,淡声道。
到了青烟镇,黑毛驴在老者的指挥之下停下步子,而少女则继续坐在板车上。
老者跳下板车,牵着毛驴缓缓向前走去。
“爷爷,接下来?”少女眼中略带好奇。
显然,决定都是由那老者来做的,而她只是负责听从。
“在这镇上先找个地方歇歇脚。”
老者捋着胡子,一脸悠闲。
果然,他并不急着赶路,也难怪方才会悠然自得的瞧着周围的风景,听着驴蹄与车轮交杂的声响。
少女点头,对老者的话并无异议。
未进青烟镇时,迎面望去,只瞧见一座巨大的牌楼高高耸立着,上书“青烟镇”三个大字。
古老的牌匾历经风霜,古朴苍劲的大字用朱红色的漆描绘,又因年岁长了些,红漆有些脱落。
进到小镇里,眼前浮现的则是错落有致的房屋,亭台楼阁层层叠叠隐在青雾之中,穿过牌楼,便是一条小路,小路紧邻着一条蜿蜒的河,河水贯穿了整个青烟镇,悠悠的流淌着。
河水泛着淡淡的青绿色,河面几艘小船飘飘荡荡,一座月牙般的小桥横贯河对面,许是因为刚下过雨的缘故,上面的青石台阶,还生着些许的青苔。
走在小镇的街上,一片悠闲宁静的景象,少女瞧着眼前的画面,几乎要忘记了自己的身份。
晚上,天气稍微有些转凉,因为是初夏,天色也比冬日暗的晚了些,镇上的百姓也纷纷归家,在屋外生火做饭,袅袅炊烟升于小镇的上空,果真与这“青烟”二字格外贴切。
“爷爷?”
一面走着,少女一面好奇的瞧着老者,像是在询问两人今晚该在何处落脚。
“不用担心,我有位老友曾在这镇上居住,他后来去了别处,离开前曾说过,我可以随时到他的宅子里暂住。”
老者不紧不慢的解释着。
少女点点头,不再追问。
眼看就要贯穿半个镇子了,老者终于抬手,指了指前方。
“就是这儿了。”老者轻声道。
眼前的宅子与一路走过所瞧见的那些并没有什么区别,可老者却能一眼认出,尤其在看到这座宅子时,他的眼神中总透出一种奇怪的感觉。
抬手轻抚门环,许久,老者才缓缓从袖口中拿出钥匙。
原来在启程之前,他便知道会途经此处,带着钥匙也是怕这一路上荒无人烟,会没有歇脚之处。
这宅子有些年头了,上面的锁也已经生锈,没有经常使用的痕迹。
或许,已经许久不曾有人居住过了。
老者缓缓将门推开,院子里倒是干净,除了被风卷起的落叶盘踞在树根周围,不肯离开之外,几乎没有杂物。
少女发觉老者神色复杂,却并未多言,只是跳下板车,接过他手中的缰绳,把黑毛驴牵了进去。
刚把缰绳拴在树上,少女的肚子就发出了阵阵“咕噜”的声响。
“饿了?”
老者难得露出笑容,显得格外亲切。
少女点点头,笑得有些尴尬。
也不知今日的晚饭该怎样安排。
“听闻东边街市上最为热闹,走,爷爷带你吃饭去。”
老者将牵着黑毛驴的绳子绑在院了里的一棵树上,给了它一些吃的。
然后,老者向着门外走去,少女也紧随其后,脸上带着浅浅的笑容。
果然,这东边的街市是整座镇子最繁华的地方,即使接近日落,仍然有许多摊位,售卖各种各样的吃食,装饰。
刚到街市上,少女便瞧见了精致的糕点。
老者瞧着少女,又瞧了瞧卖首饰的摊位。
“去挑些你喜欢的。”
既然已经到了青烟镇,便要好好瞧瞧此处的生活,在街市上闲逛一番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
他们并不急着赶路,何况明日便要启程离开了,哪能一刻都不放松。
“好!”
少女抱着一袋糕点,边吃边点头。
她果真是饿了,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