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也是行不通了。
可是没想到,从来不到禅兴的禅房来的禅明,今天却突然造访,而且晚上还来了夜行人与他交手,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这里面一定有鬼。”明悟想。
他站起身来一跛一跛地出了门,来到禅兴的旧房,打开房门,点亮油灯到处查看,看了一遍,没看出究竟。正想出去,突见书房的窗口似有异样,走近一看,见窗子的插销没插上。
“哟,从这里进来过。”明悟看出了破绽。
“这黑衣人进来找什么呢?”他开始仔细地查看。
其实明悟这么多年来也一直再找线索,他总认为禅兴是将那宝藏的线索藏在什么地方。而这书房他翻找过上百遍了,却什么也找不到。
他知道,当年他被禅了带进寺里,就是为了寻找宝藏的。那时他只知自己小名叫狗儿,不知大名。五岁那年随父母亲逃荒来到省城,第二年父母双双病死,自己成了流浪孤儿,孤苦伶仃,整天流浪在大慈寺周边,靠讨饭维生。一天饿得心慌,在大慈寺门外的一个油炸馍摊前抢了摊主的一个馍,被那摊主抓住,狠命地往死打,他却不哼一声。这时,从寺里出来一个办事的僧人看见,怕出人命,上前阻挡了摊主,并付了那馍的钱。同时见他如此顽强并十分可怜就起了怜悯之心,将他领入寺内,报告主持大师收留了他,并带在身边作了侍童。这个僧人就是禅了,当时在大慈寺叫名释通。
“谢谢叔叔的救命之恩。”狗儿对释通十分感激。
“不用谢,出家人讲的是投缘,我两人相识这也是缘份呀,要不为何让我碰见你。”释通如此说。
从此,释通就将狗儿如同自己的儿子一样对待,这让狗儿又感受到了家的温暖。释通经常告诫狗儿。
“一个人如果弱了,就会被人欺负,只有自身强大了,才能让人尊敬。”这是释通对狗儿的启蒙教育。
“那要如何才能强大呢?”狗儿问道。
“在如今的江湖上,要让自己强大,就要学武功。有了武功,就不会被人欺负了。”释通自己是这样认为。
“那叔你会不会武功?”狗儿问。
“当然会了。”释通说。
“那我要跟着叔学。”狗儿求到。
“学武功要吃苦的,你愿不愿意吃苦?”释通见狗儿意志顽强,早就有了让他学武的打算。
“愿意,愿意。”狗儿高声说道。
“好吧,那我就教你。”释通答应教狗儿武功。
从此,狗儿就成了释通的徒弟,开始学习武功。
后来,他知道那释通是一个秘密组织的成员,经常在夜里很神秘的外出办事,时不时地有人前来找他。起初,释通还要避开自己,时间久了,也不再避讳,有时反而还叫他去办一些事情,比如在城内送信,查看地形等。好象他自然也成了这个组织的一员,但却从来没有人包括释通对他说过这事,似乎让他为组织做事是十分自然的事情一般。
有一天,释通对他说到,接到组织的命令要他去顺庆府的龙台寺,说是为了查找什么张献忠藏匿在哪里的宝藏,并且说要带他一起去。就这样,释通就带他来到这里。
来到龙台寺后,主持禅兴就为释通取名为禅了,给狗儿取名为明悟。就这样,狗儿有了自己正式的名号,没有人再他狗儿了。没几天龙台寺禅因大师就按排他去侍候主持禅兴大师,当时,禅兴已经有了一个小僧明见在侍奉他,不知何因,禅因要为他再配一个小僧,他竟然同意了,后来才知道,这是禅了一手促成的,目地是为了让他接近禅兴主持。
“你去主持那里,要注意他的一举一动,特别是要听清楚他说的话,注意听一下有不有说什么关于宝藏的事情。”禅了对明悟说。
禅了交代,要监视禅兴的日常活动,随时向他报告。后来又明确告诉他,要他控制禅兴,逼问出藏宝的地点。他知那禅兴不会武功,而明悟是自己的徒弟,从小跟着练武。所以,十几年下来,当年狗儿的武功已突飞猛进。
那天,禅因带着明悟来到主持的禅房见禅兴大师。
“师兄,你近来身体不太好,我特地带来一个小僧侍候你,过来,明悟,见过主持。”禅因叫过明悟。
“明悟拜见主持。”明悟上前跪拜。
“不必客气,快快请起。”禅兴说道。
明悟起身站立一旁。
禅兴看了他一眼后,对禅因说道:
“你也不必这样费心,我这里有明见就行了,何必再找一个来,我哪里用得着这么多人来侍候。”
“师兄你就不必推辞了,这也是寺里众管事的意思,你管理全寺如此辛劳,多一个人侍奉也能让你轻松一些。再说,你年岁也大了,不必事事亲躬,让他们多跑跑路也是应该的。”禅因说。
见禅因如此坚持,禅兴也就不好再推辞了。
“明悟,你在这里要好好侍奉,不要怠慢了主持,多听大师的话,如有不妥,拿你是问,知不知道?”禅因厉声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