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篇是归纳修炼设定的文章,比较枯燥,如果诸君不喜欢看设定的话。&29378;&20154;&23567;&35828;&32593;&936;&969;&936;&12290;&120;&105;&97;&111;&115;&104;&117;&111;&65287;&107;&114;请跳过。
修炼的开始。是养性培元。
养性境界分为四阶。首先第一阶是静心。先静下心来,将一切思绪概念忧虑计谋全部抛掉。只留一个专心,仔细的开始审视自己。一寸一寸,一分一毫。从出生那一刻开始。一直到此时入定为止。
这个回忆的过程中,要心无杂念。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审视。仿佛这一刻自己是一个弥留的老人,将人生经历都回顾了一遍,然后,就像要挣脱蛹茧的蚕蛾,化蝶飞去。
这时候。养性第二阶开始了,宁神。我们便在那种仿佛就要化蝶飞去的感觉中。定下心神,开始仔细观察自己身体内的血脉经络五脏六腑的运行。通过刚才的内省法。已经对自己身体的每一寸经脉,每一条血脉都留了心思关注。这静心分神之后,多少会让感觉有点恍惚,这宁神。就是让他保持这种清醒的感觉。
血脉流动,经脉运转。气血在内省法的观察下,突然变得如同汹涌咆哮的大江大河。怦怦心跳声,如同天边的雷声,血液流动的哗哗声,就像奔涌河水,经脉运行的嘶嘶声,恰似游走清风。
神思宁,气脉行,血脉理,灵光现。
养性的第三阶,淡泊,便自然而起。淡泊心志,血气平和,丹田若虚,元气始生。
那汹涌奔涌的血气和狂啸流窜的经脉,必须通过一种冷静的控制,约束那股自洪荒时代以来,就一直在生命中传承流淌的野性。这股野性,也就是身体吸纳天地灵气之后聚集的能量,就如水加热会沸腾一样,偿使能量不受约束,完全凭野性发挥,那就只不过能发挥一些最原始的蛮力而已。
到了“丹田若虚,元气始生”的时候,养性的第四阶,也就是这个境界的目的,就顺理成章的出来了,守贞,归元。
气纳于丹田,神化于阳血,灵滋于心阴。从血脉和经脉中分离出来的元气神气和灵气,分别归纳与丹田心脉阳血与心阴中,为下一境界培元做好基础。
这就是修炼的第一重境界养性,所在的第一重天中皇天,便是凡间的统称。万物生灵尽生育在中皇天,接下来的第二重境界培元,就能将修炼的生灵提升到第二重天初明天。
所谓初明天,便是道理初步明了之意,通过养性,生灵初步明了的生命的道理,开始约束野性,在灵魂的理性上,按道理做事。
培元境界,分为两阶,一为初筑,二为小拱。
所谓初筑,就是修筑丹田草庐,乃是用吐纳法,服气导气,主动牵引归纳于丹田的元气游走于四肢百骸,通过同类相聚之理,将血脉和经脉中新吸纳的灵气分离出来,再次带回到丹田心血之中。
所谓小拱,就是托出一片心神空间,乃是用定神法,辟除杂念,将分离血脉灵气时带来的精神恍惚感给镇压下去,以免失了心智,错入邪路。
培元过程是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需要细水长流,日积月累。
培元之后,便是筑基期修为。修炼者也将从初明天提升到第三重清明天。
筑基期分为两重境界,一为心眼境界,二为慧根境界。
心眼境界,乃第三重天清明天所在,清明天的意义,便是心中有了明辨是非的准绳,遇事清明,不再懵懂不知了。而心眼,乃是“多闻广目”,说白了,就是要多听多看多问,尽可能多的去探索世界,了解道理,懂得事物的来龙去脉。知道多了,对世界也就熟悉了,就会按照经验和逻辑去推理,心中也就明白那些必然或者偶然发生的道理,这就是所谓的心眼。
有了心眼,也就完成了心眼境界的修炼,也就是种下了慧根之种。
有了慧根之种,修炼者便提升到了第四重天玄胎天。
玄胎天,乃是玄门孕胎之意,标志着修炼者,真正开始步入修炼之门了。心眼这枚慧根灵种,就要开始萌发了。慧根境界,乃是丹田元气形成之机。培元境界所凝聚的丹田元气和阳血心阴的神灵之气,就要通过这个慧根转化为灵神真元,成为修炼者最最基本的修为成果。
而这慧根,则是从心眼这颗灵种慢慢培育而来。
心眼是经验和知识的结晶,是日积月累的成果,慧根则是心眼的萌发,更是辛勤灌溉的收获。心眼能通过经验和逻辑去判断事物的来龙去脉,而慧根则能灵通惠达,瞬间明了是非和道理。或许,我们可以将他称为悟性,这悟性的高低,就是慧根的品阶高低。
但凡修炼者在凡夫俗子的阶段,练就的慧根品阶,直接会影响到后期内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