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喜夏怒秋哀冬乐,又到映山红花开时了!
映山红白色的稀奇,红色的普通,都说移栽不活,只能上山采一束回来插在水瓶里,开几天花愉悦一下人的心情。试试移栽行不?一劳永逸当然好,这想法也只有古华才有。周末,古华从老乡家借来锄头,就要上山。胡老师、老教师汪体育也来了兴趣,跟着出发了。
白色映山红在哪里?还得去找。葛国治已退休进城租居,这个上讲台前一定要整理一下本来整齐的衣领口的老师,就这样走完了人生主要历程,学生偶尔的怀念挡案里没有他。古华的新来邻居就是汪体育。
古华老是跟不上胡、汪二人的步伐。常年静坐笔耕,他的腰腿已不那么灵便了。
“古老师,走快些!”汪体育催促。
胡老师说:“莫催他,他好像阴阳失调了。”
胡老师只从身体角度说说笑话,却触到了古华的话题:“阴阳失调就是生态失衡,我们这个世界既然是由平衡法则形成的世界,那么它衍生的万事万物必定受其平衡纪律的制约,但世人只狭隘地感性认识,并未看到生态平衡是万有法则,从而上升到理性认识高度并主动运用万有理论去指导一切社会实践活动。”
胡老师说:“我倒想听听你是咋看的!”他们一边爬坡一面闲谈。
古华说:“宏观事物关系,微观物质内部,你看那正电与负电、阴离子与阳离子,一切社会的、经济的、军事、人际关系等等无不存在生态平衡问题。比如重利轻义、正不压邪、入不敷出,有才无德、通货膨胀、精神与物质两文明、左倾右倾、嗯——,还有男尊女卑就是失衡现象。小失衡积成大失衡就会量变产生质变,这就是成语积重难返、物极必反的来由吧。可叹的是,世人仅当成语用。至于平衡的例子嘛,什么国际势力、军事双方对峙相安无事、夫妻关系平等、心安理得、风调雨顺、德才兼备、官清民安、利义同为就是一种平衡现象了。“胡老师笑道:“按你这样说,和尚也是生态失衡了,哈哈哈哈!你也算吧!”
古华笑笑道:”然也。和尚欲挣脱生态平衡法则的枷锁,另当别论。就社会层次而言,人类只能在求平衡中求发展,发展中求平衡。人类的一切行为只能去适应平衡法则,不能闯红灯。例如人走路出左脚摆右手,学骑自行车就是一个适应平衡的过程,万事万物一理。所谓生态平衡,就是事物存在利弊、生克两面性。再高明先进的产物,只要是这个阴阳平衡世界的产物,就存在利弊生克性,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不一定要以硬对硬,只要从相克弊端弱点下手,便有四两拨千斤之效。老虎那么凶能奈何蚊子吗?”胡老师说:“还真是啊,很多事情不说不明,一经点破,觉得道理又那么简单。”
古华继续道:“人类每兴利首先应想到防弊,兼顾当前与长远,就是成语防患未然,无防患能力宁可不兴。然观人类大多数行为,大多皆急功近利,不知是无知还是自私。虽然利弊两面性是事物的共性,但可将弊端减小到最小程度。无见识或只顾现实、自身利益,必生恶性循环因果,自毁于得失法则,人类于事可为乎不可为乎?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可为到什么程度?唉……”
胡老师说:“你叹得也是,世界上都是各行其是,哪有统一的理智行为。”他两边走边聊边看,汪体育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插不上半句言。走完一面坡过了一道梁,还没发现白色映山红。
古华又提起话头,道:“当然啰,生态平衡不可能绝对平衡,我是说任何事物不能走极端超越极限。所谓相对,就是灵活,就是事物允许存在失衡误差,也正因为如此,人类才有了活动余地。这个误差范围有多大,如何把握,制度的、感情的、国家的、个人言行的,总之以不过分为度。而这一切取舍与世界的主宰——人的素质有关,决定着世界的方方面面,尤其举足轻重的一个单位、地方、国家首脑。”
胡老师也被古华启发出了灵感,喜说道:“老实话噢,精神与物质文明也有生态平衡关系!”古华道:“是啊!”
胡老师说:”毛主席时代虽然穷,没有假货,质量没得说,反映出人心的正道,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出门有安全感,现在假货漫天,富裕多了,也污浊多了。”
古华接道:“是啊,得乎?失乎?精神与物质文明虽能相互影响,但一个不能代替另一个,仅物质的文明并不能免除人的丑恶性,反过来又会败坏物质文明本身,恶性循环。精神文明若不能同步,未来的地球人即或在地球未短命前能够达到搬迁到其它星球的技术,随之带去的,依然有凶残、小人、愚昧、虚伪、奸诈等假丑恶,人类依然得不到本质的幸福。”
胡老师是南岭中学唯一能与古华聊上几句的老师。他已感受到古华的心境。“那你说,唉,这个世界不好整。”
古华道:“未来的地球大统世界应广佈佛法,以佛理为精神文明教化之本,人人通晓因果根蒂,社会会更好一些,另以生态平衡万有法则为治国安邦理论,并普施于人类世界教科书单成一门学科,优化教育效率,画龙点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