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平原觉醒 (.org)”查找最新章节!
“黄庭荣——黄庭荣——”
十三所答,似乎正合苗霖所料。他迎风于船首,南望浩渺烟波,衣襟轻飞,面色沉定。
“黄庭荣变节投敌,又领军击破震南营,害死苗柏坚,大苗河水军军精锐,大部毁在他的手里。苗公子是苗老山主之后,定然恨他入骨。”叶朵见苗霖陷入深思,心里竟生出几分同情:
“黄庭荣若是宁死不降,也不辱没了悬剑营美名,老山主还是错看了他。”
“怪不得他!”苗霖徐徐回过身,明朗的眉眼间没有一丝恨意:“听逃出城来的水军们说,大苗城城破时,黄庭荣孤身护主,连斩十人,最后力竭被俘。他为父亲,已尽最后的忠义。也因有他守护的忠义,父亲方才免去了平原兵的羞辱之苦。孤城绝境,有此良将,夫复何言?”
“可他毕竟背叛了群山,还领军击破了镇南营!”这时候,叶朵反倒担心不能激起苗霖的恨意。
“遍观史册,投敌之将,何其多乎?投敌之事,古已有之,古人不怨,我又为何怨他?况且两军对战,不因一将之降而败,也不因一将之来降而胜。黄庭荣可以投敌,镇南营也可以被击破,正道永在,且千年相传,群山定然还会有更好的悬剑营,更好的镇南营!”
苗霖的话,正如广阔辽远的江天,令叶朵心意舒展,暗生钦慕:“此战与黄庭荣相遇,又当如何?”
“只当他已战死在大苗城城头。对面之敌,再无黄庭荣,只有平原兵。”苗霖字字坚决。
“黄庭荣用兵,我也识得几分,此人不善苦战,却极善以巧取胜,不可小觑。若他是平原兵水军将官,十二条战船,却不易轻得!”叶朵说出了自己隐忧。昨日测试礼上,她被苗霖的誓言震惊,整夜不见他筹备夺船之事,叶朵愈加好奇隐藏在他心里的计策。
“姑娘所言极是!这些天,我一直都有个同样的疑问,那黄庭荣也算个颇有谋略之人,熟知小苗河防卫,明知定为山兵所擒,仍以十二条战船独闯我小苗河大营,却是何意?”
叶朵哪里知道。
“信上都说了!”候在一旁的十三终于感觉到自己有苗霖想知道的东西,赶忙插嘴说到:“十二条战船,只为佯攻,他们真正的意图,是要破金鼎山之围!”
“仅凭十二条战船,如何破围?”叶朵大惑不解。
“信上是黄庭荣给战船上的平原兵下达的严令。这些平原兵,必须在小苗河大营附近登岸,建立营防,袭扰小苗河大营,牵制山兵主力。待平原大军在金鼎山西面的沙岱关打开缺口,解了金鼎山之围,方可后撤!”十三又低头看了一遍信上的平原文,生怕自己说得不清晰。
“我一直以为,平原兵是想从小苗河大营破围,所以才以十二条战船偷袭我大营,不自量力。原来这又是他们的声东击西之计!”叶朵恍然大悟,接着说到:
“从望泽山开始,破大苗城,一路直到金鼎山,这一招他们用得倒好!如今又想故技重施,破围而去!”
“山兵上下,都以为金鼎山的包围圈固若金汤,山中的平原兵插翅难飞,无人会想平原兵还有破围之计。若是平原兵真要在沙岱关打开缺口,他们就能从容进退了!”苗霖冷静说到。
“是啊!平原兵进攻受挫,困于金鼎山。我们都以为,他们从望泽山来,定然也从望泽山去,所以重兵把守金鼎山西面的猛窑关,堵死通往望泽山的去路,而疏于对沙岱关的防范。谁曾想到,他们还可以从水路撤军啊?如今他们有数百艘鱼鳞舰,若从沙岱关登船,自小苗河到大苗河,一路顺水而下,至南江,河口残余的镇南营必不能挡。最后逆水而上,至西江,等岸便到平原,山兵哪里追得上?”
苗霖点着头,暗暗惊异叶朵的悟性。
“军情紧急,不容延误,我这就去报与军师!”叶朵已在甲板上跑出“咚咚咚”的声响。
“慢着!”苗霖赶忙拉住她,恳切说到:“苗霖一人可解此危,不必报与军师,还望姑娘成全!”
“你可肯定?军情紧急,知而不报,若是因此错失战机,你我皆死!”很显然,叶朵很想相信苗霖,甚至试着将生死度外,就只差苗霖一个肯定。
叶朵回应,再让苗霖惊异。在育英宫时,她只是替长老们煮茶的煮茶女,偶尔一起听学论兵,自己从未察觉她的过人之处。两日并肩作战,方知她的聪颖、她的气度、她的与众不同。
苗霖向叶朵恭敬执了三礼,慷慨说到:“苗家荣耀,毁于平原之手,我作为苗家的后人,大苗河山主的继任之人,毁在平原兵手里的荣耀,也必须由我从平原兵手里找回来!我已有万全之策,不仅要再夺十二条战船,还要击败平原兵在沙岱关打开缺口的诡计!我为群山立下此功,定能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
叶朵略有不悦,她不曾想到,苗霖竟然如此在乎自己的荣耀。既是祭礼大臣孔舆要自己听令于苗霖,自己也不便再违逆苗霖之意:
“公子有此孝心,叶朵